[发明专利]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8678.0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徐桂中;乔慧萍;冉旭芳;邱成春;殷勇;宋苗苗;朱鹏;徐增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堆场 疏浚 淤泥 形成 生态 排水 快速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在土工布袋内设置通气管道为植物提供适合在堆场深部淤泥内生长的氧气和光照,将生态排水与芦苇等根茎型湿地植物的生长习性相结合,利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茎形成排水通道,同时植物的生长使得原始排水通道获得扩宽,加速对堆场淤泥内水分吸收的同时,植物分泌的有机物促进了淤泥活性,加快堆场淤泥的土壤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属于疏浚泥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的河道疏浚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疏浚淤泥,堆场静置是目前处理河道疏浚淤泥的常用方法。由于疏浚淤泥的含水率极高,长期放置在堆场中,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目前,排水固结技术是淤泥地基处理的常用方法,该方法中,需要在淤泥中打设排水体,减小排水距离,再结合其它加载方法,如井点降水技术、堆载预压、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等,将淤泥中的水通过排水体排除;尽管淤泥排水固结方法中的加载方式有多种,但无论哪一种排水技术,都需要在淤泥中设置排水体。传统的淤泥排水体一般采用塑料排水板,然而,塑料排水板具有难降解、污染环境等缺点,不适用于排水固结处理后用于耕植的堆场。因此,对于处理后用于耕植的堆场,亟需生态型排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将生态排水与芦苇等根茎型湿地植物的生长习性相结合,加速对堆场淤泥内水分吸收的同时,促进淤泥活性,加快堆场淤泥的土壤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堆场疏浚淤泥内形成生态排水及深部淤泥快速土壤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作填充物,将田土、腐熟粪土以及珍珠岩混合搅拌形成营养土,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
第二步,制作排水装置,将土工布平铺后,拌入芦苇种子或者根茎的填充物放置在平铺后的土工布上,收紧土工布形成土工布袋,从土工布袋袋口处插入通气管道;
第三步,采用沉管打入法将若干排水装置打入堆场流态泥内,通气管道的开口端伸出堆场流态泥表面;
第四步,在每个排水装置的通气管道上方安装至少一个反光装置,用于将太阳光反射进通气管内;
第五步,在通气管道的开口处连接抽水装置,每隔5-10天,启动抽水装置对通气管道进行抽水处理;
第六步,待土工布袋内的植物长出,其根茎、芦苇杆同样形成固定的排水通道,此时拆除通气管道以及反光装置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制作的营养土中,田土占填充物总质量的50%-60%,腐熟粪土占填充物总质量的20%-30%,珍珠岩占填充物总质量的10%-3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营养土在搅拌过程中加入芦苇种子的密度为每公顷150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通气管道选用硬质塑料管,在硬质塑料管的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孔洞,孔洞的直径为2cm,相邻孔洞的间距范围为2cm-5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若干排水装置打设进堆场流态泥内的深度范围为2m-4m,相邻排水装置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m-1m。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土工布袋内设置通气管道,能够为位于堆场疏浚淤泥内的植物提供足够的氧气以及光照,满足植物的生长条件;
2、本发明利用植物庞大的根系吸收堆场疏浚淤泥内部的水分,并且利用植物在淤泥深处错综复杂、纵横交错的根茎,形成若干细小排水通道,加速淤泥内的排水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8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