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块式指示灯矩阵的控制方法、系统和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7571.4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智豪;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优纳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10 | 分类号: | H05B45/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陈涵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块 指示灯 矩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分块式指示灯矩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行引脚和第一列引脚,控制第一指示灯的显示调节;
通过所述行引脚和第二列引脚,控制第二指示灯的显示调节;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灯由所述行引脚和所述第一列引脚共同供电,且所述第二指示灯由所述行引脚和所述第二列引脚共同供电;
所述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包括第一矩阵和第二矩阵;所述第一矩阵的第一单行灯光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指示灯,且所述第二矩阵的第二单行灯光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指示灯;
所述第一矩阵中各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二矩阵中各行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行引脚和第一列引脚,控制第一指示灯的显示调节;通过所述行引脚和第二列引脚,控制第二指示灯的显示调节包括:
根据主机发送的上位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的显示调节;其中,所述主机与所述分块式指示灯矩阵进行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行引脚和第一列引脚,控制第一指示灯的显示调节;通过所述行引脚和第二列引脚,控制第二指示灯的显示调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交换机,通过以太网络与主机进行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之间的尺寸均不相同,和/或,所述第一矩阵和所述第二矩阵之间的空间位置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行灯光条、所述第二单行灯光条均与排母焊接,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均与排针焊接;其中,所述排母与所述排针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引脚设置为正极,且所述第一列引脚和所述第二列引脚均设置为负极;或者,
所述行引脚设置为负极,且所述第一列引脚和所述第二列引脚均设置为正极。
7.一种分块式指示灯矩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和中央控制设备;所述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包括:第一矩阵、第二矩阵和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矩阵的第一单行灯光条上设置有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由行引脚和第一列引脚供电;
所述第二矩阵的第二单行灯光条上设置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由所述行引脚和第二列引脚供电;
所述第一矩阵中各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二矩阵中各行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通过行引脚和第一列引脚控制所述第一指示灯的显示调节,并通过所述行引脚和第二列引脚控制所述第二指示灯的显示调节;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分块式指示灯矩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控制装置对相匹配的分块式指示灯矩阵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主机;
所述中央控制设备还用于基于交换机,通过以太网络与主机进行通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分块式指示灯矩阵的数量为N个的情况下,每个分块式指示灯矩阵之间的尺寸均不相同,和/或,所述每个分块式指示灯矩阵之间的空间位置均不相同;其中,N为大于1的自然数。
10.一种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块式指示灯矩阵包括:第一矩阵、第二矩阵和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矩阵的第一单行灯光条上设置有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由行引脚和第一列引脚供电;
所述第二矩阵的第二单行灯光条上设置有第二指示灯,所述第二指示灯由所述行引脚和第二列引脚供电;
所述第一矩阵中各行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二矩阵中各行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优纳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优纳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75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的风道内外法兰粘结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铁车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