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设备检测流水线的图像识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7477.9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0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巨汉基;韩迪;刘科学;易忠林;丁恒春;祝恩国;崔文武;姜振宇;郭皎;庞富宽;汪洋;张继民;彭鑫霞;赵思翔;王亚超;王晨;李文文;王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34 | 分类号: | G06K9/34;G01R3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吴学锋 |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检测 流水线 图像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设备检测流水线的图像识别系统,包括:挡停单元,用于阻挡并固定从上料口传送过来的放置被测设备的托盘;相机单元,用于对被测设备的铭牌进行拍摄,将获得的铭牌信息发送至图像识别单元;在被测设备上电且显示屏幕亮后,对显示屏幕进行拍摄,将拍摄获得的显示屏幕信息发送至图像识别单元;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铭牌信息,识别出被测设备类别并将被测设备类别发送至总控装置;根据显示屏幕信息,获得被测设备检测结果并发送至总控装置;纵向移动单元,用于移动加电控制单元的通电端子与被测设备接触;加电控制单元,用于在通电端子与被测设备接触后,对被测设备上电。本发明可以对被测设备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自动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设备检测流水线的图像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电能表是发电公司与供电公司、供电公司与用电客户之间电能量贸易结算的重要计量设备。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运行可靠性始终是电网公司关注的焦点问题,国网公司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电能表质量管理办法,涵盖计划、采购、供货前、到货后、施工运行、优质服务等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包括计划合理性评价、供应商评价、供货前质量监督、到货后质量监督、施工运行质量监督管控等内容。
冀北公司为了提高智能电能表和采集终端的全性能检测效率和到货抽样检测的效率,目前正在筹建设备检测流水线,即“多种计量器具的全性能检测流水线”。对可以进行集中检测的项目进行集中,建立紧凑、高效的全性能试验自动化检测流水线,缩短人才培养周期,降低人员流动对质量检测工作的影响,从根本上实现全性能试验检测方式的转变,在更高层面上提升检测工作质量效率和计量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系统计量工作的管控力和影响力,也必将进一步提高计量的透明度、公信力,确保准确公正计量,充分体现“公平为上、准确为先、可靠为重、服务为本”的主题,塑造公司系统良好的服务形象。
为保证智能电能表和采集终端的设备信息在“多种计量器具的全性能检测流水线”上能够实现自动识别、自动录入,目前亟需发明一台用于设备检测流水线的图像识别系统,以对设备信息进行自动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设备检测流水线的图像识别系统,适用于设备检测流水线,用以对被测设备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自动录入,该系统包括:
设于设备检测流水线上的上料口的挡停单元,靠近挡停单元的相机单元和加电控制单元、与相机单元通信的图像识别单元、靠近加电控制单元的纵向运动单元,其中,加电控制单元包括通电端子,
挡停单元,用于阻挡并固定从上料口传送过来的放置被测设备的托盘;
相机单元,用于对托盘内的被测设备的铭牌进行拍摄,将拍摄获得的被测设备的铭牌信息发送至图像识别单元;在被测设备上电且显示屏幕亮后,对被测设备的显示屏幕进行拍摄,将拍摄获得的显示屏幕信息发送至图像识别单元;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根据铭牌信息,识别出被测设备类别并将被测设备类别发送至总控装置,所述总控装置根据被测设备类别生成旋转信号;根据显示屏幕信息,获得被测设备检测结果并发送至总控装置;
纵向移动单元,用于移动加电控制单元的通电端子与被测设备接触;
加电控制单元,用于在通电端子与被测设备接触后,对被测设备上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挡停单元、加电控制单元和纵向运动单元的配合,可使得相机单元能够拍摄设备检测流水线上不断移动的被测设备,分别对铭牌和显示屏幕进行拍摄,通过两次拍摄可对被测设备的铭牌信息进行录入,对被测设备进行检查,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计量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74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