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46655.6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1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 地址: | 2564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钢结构 抗震 框架 教学 模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包括外固定壳,内震动框,展示台,导杆,连接柱,双向伸缩杆,曲轴机构,驱动件,同步轴;所述外固定壳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内震动框滑动连接在外固定壳的内部;所述展示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内震动框的上方;所述导杆的两端通过焊接连接在外固定壳的中间,且导杆滑动连接有内震动框;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内震动框的内部下表面内支轴上;所述双向伸缩杆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上端面,可以看出,在驱动设备动作时,可将动力转换成内震动框的往复移动动作,更好的模仿了现实中地震的环境,更利于实验者对不同结构的模型之间的抗震效果做出对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震实验教学模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防震、减震技术是自古以来非常受建筑师重视的环节,利用良好的抗震结构建造的楼房、桥梁,可具有更高的承受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蚀,进一步延长建筑物寿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时,市民学习常见的抗震结构可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抗震意识和对实时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发生意外后存活的几率,为表达抗震模型与传统建筑模型的抗震区别,需使用展示台对抗震模型的抗震效果进行展示。
例如申请号:CN201710432131.0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地下结构大型拟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底板、矩形层状剪切箱体,侧向限位框架,水平加载系统及竖向加载系统。矩形层状剪切箱体由矩形钢框架和层间滚轴组成,侧向限位框架由钢立柱、侧边万向滚轴和系杆组成,水平加载系统由水平作动器组成,竖向加载系统由竖向作动器、加载板、顶部万向滚轴和顶部承压钢板组成。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发现,上述专利中的抗震模型在进行展示时,不便于检测其对震感强度变化做出的反应与传统建筑模型之间的对比,不易模仿出在现实中自然地质灾害的环境,因此影响实验测试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以解决上述专利中的抗震模型在进行展示时,不便于检测其对震感强度变化做出的反应与传统建筑模型之间的对比,不易模仿出在现实中自然地质灾害的环境,因此影响实验测试的准确性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教学模型,包括外固定壳,内震动框,展示台,导杆,连接柱,双向伸缩杆,曲轴机构,驱动件,同步轴,惰轮;所述外固定壳的底部通过焊接连接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内震动框滑动连接在外固定壳的内部;所述展示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内震动框的上方;所述导杆的两端通过焊接连接在外固定壳的中间,且导杆滑动连接有内震动框;所述连接柱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内震动框的内部下表面内支轴上;所述双向伸缩杆的下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连接柱的上端面,且双向伸缩杆两侧的圆筒滑块滑动连接在导杆上;所述双向伸缩杆的上表面中间凸块固定连接展示台的演示盘下表面;所述曲轴机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导条一的上表面上,且曲轴机构的双连杆另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内震动框的右侧表面上;所述驱动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外固定壳的上表面上,且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曲轴机构后方的侧齿轮上;所述同步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外固定壳的上表面上,且同步轴的后端齿轮通过啮合连接驱动件的输出轴;所述惰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曲轴机构的前方齿轮与同步轴的前方齿轮之间位置的外固定壳上表面上,且惰轮啮合连接在曲轴机构的前方齿轮与同步轴的前方齿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固定壳的内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一处矩形条形的导条一,且导条一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矩形的滑槽,所述外固定壳的两内侧面固定连接导条二的两端,且导条二同样为截面呈矩形的长条。
进一步的,所述内震动框的下表面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排下滚筒组,且内震动框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两处矩形的导孔,所述内震动框内部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圆柱轴结构的内支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未经山东工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6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V外环生产加工用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解封节流器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