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45970.7 | 申请日: | 202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2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贾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兴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31/02;B24B31/12;B24B47/12;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陈宾宾 |
| 地址: | 264670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件 抛光 筒式滚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涉及抛光机械领域。该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包括两个支架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两个滚磨筒,位于右侧的滚磨筒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挡盘A,位于右侧的滚磨筒的右侧面与位于右侧的支架固定连接,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盘B,液压缸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A。该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通过设置滚磨筒、电机A、电机B、转轴、打磨盘和轨道,当滚磨筒与滚轮前进的方向相反的时候可以达到对工件进行多方位打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筒式抛光装置只能够对工件的部分面进行抛光,无法做到全面研磨抛光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利用柔性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的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
现有技术的筒式滚磨装置一般是将工件放置在滚磨筒的内部,然后使滚磨筒高速旋转,或者是采取公转和自转的方式,使工件可以进行有效的抛光,但是这种抛光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大部分的工件只能进行轴向抛光,在一些位置还是难以处理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解决了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工件抛光的筒式滚磨装置,包括两个支架和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左端与位于左侧的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支架之间设置有两个滚磨筒,位于右侧的滚磨筒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挡盘A,位于右侧的滚磨筒的右侧面与位于右侧的支架固定连接,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挡盘B,挡盘B远离液压缸的一端插接在位于左侧的滚磨筒的内部,液压缸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电机A,电机A的输出端与位于左侧的滚磨筒传动连接。
两个滚磨筒互相靠近一端的外部均套接有转环A,两个转环A的前后两端之间均设置有转环B,转环B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环A固定连接,两个转环B的内部均卡接有套筒,两个滚磨筒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板,两个套筒的内部均插接有转轴,两个转轴互相靠近的一端均贯穿密封环板,两个转轴均与密封环板转动连接,两个转轴贯穿密封环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打磨盘,两个转轴互相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电机B,两个电机B的输出轴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互相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转轴互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传动轴的外部均安装有轮架,轮架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位于右侧的轮架远离传动轴的一端之间设置有涡轮,蜗轮与轮架转动连接,位于右侧的两个滚轮分别与蜗轮的前后两侧的圆心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传动轴的外部固定套接有蜗杆,蜗杆位于蜗轮的上方并与其啮合。
两个滚磨筒之间的外部套接有两个轨道,电机B位于两个轨道之间,两个轨道之间通过四个U型杆固定连接,两个轨道均与位于右侧的滚磨筒的圆周面固定连接,位于一个轮架外部的两个滚轮分别与两个轨道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挡盘A和挡盘B大小相同,并且两个挡盘A与挡盘B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并与两个滚磨筒同心设置,挡盘A和挡盘B的圆周面不与滚磨筒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齿轮,位于左侧的滚磨筒左端的圆周面固定套接有齿圈,齿轮位于齿圈的下方并与其啮合。
优选的,两个滚磨筒互相靠近一端的圆周面均开设有环槽,两个转环A分别卡接在两个环槽的内部,转环B与转环A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板为环状结构,密封环板与两个滚磨筒同心设置,密封环板的左右两侧与两个滚磨筒之间均存在缝隙,并且两个缝隙的宽度相同,转轴与密封环板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密封环板的横向中心线位置。
优选的,两个轮架反向设置,两个轮架以滚磨筒的轴心线等距离圆周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兴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兴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互锁机构的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层气井短靶前距水平井一体化的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