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及酸洗钝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5962.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岳彩民;陈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3C22/08;C23G1/06;C23C22/76;C23C2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奥氏体 不锈钢 酸洗 钝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及酸洗钝化工艺,涉及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及酸洗钝化工艺,以下百分比份数的原料组份:所述腐蚀剂5‑30、钝化剂10‑40,渗透剂1‑5,缓蚀剂1‑3,填料20‑40,水余量。将腐蚀剂、钝化剂,渗透剂,缓蚀剂,填料按规定比例加上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整体会制成糊状膏体,所制得的混合物即是钝化膏剂。该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及酸洗钝化工艺,能够有效解决不锈钢设备与部件在成形、组装、焊接等制造过程中其表面的氧化膜会受到破坏,使钝化膜的完整性大大降低的问题,避免由于钝化膜的缺陷或不完整,不锈钢设备或部件在腐蚀环境中仍然会发生腐蚀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设备或制品的酸洗钝化技术。
背景技术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较好的低温性能以及优良的机械与加工性能。因此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各个领域。在海洋石油工业中,不锈钢作为一种优良的耐海水腐蚀金属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各个部分。不锈钢的耐腐蚀主要是由于在空气中其表面氧化形成了一层极薄的(约1nm)致密钝化膜。这层钝化膜能够有效的阻止氧气、水分等腐蚀因子向不锈钢表面的进一步扩散,从而起到防腐防锈的作用。
但是,不锈钢材料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的钝化膜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缺陷。同时,不锈钢设备与部件在成形、组装、焊接等制造过程中其表面的氧化膜会受到破坏,使钝化膜的完整性大大降低。由于这种钝化膜的缺陷或不完整,不锈钢设备或部件在腐蚀环境中仍然会发生腐蚀。因此,不锈钢容器在服役前有必要采用酸洗钝化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及酸洗钝化工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但是,不锈钢材料在空气中自然氧化形成的钝化膜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缺陷。同时,不锈钢设备与部件在成形、组装、焊接等制造过程中其表面的氧化膜会受到破坏,使钝化膜的完整性大大降低。由于这种钝化膜的缺陷或不完整,不锈钢设备或部件在腐蚀环境中仍然会发生腐蚀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膏及酸洗钝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份数的原料组份:所述腐蚀剂5-30、钝化剂10-40,渗透剂1-5,缓蚀剂1-3,填料20-40,水。
可选的,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S1、称重:按照百分比重计,称取腐蚀剂5%-30%、钝化剂10%-40%,渗透剂1%-5%,缓蚀剂1%-3%,填料20%-40%,水余量备用;
S2、混合:将腐蚀剂、钝化剂,渗透剂,缓蚀剂,填料按规定比例加上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整体会制成糊状膏体,所制得的混合物即是钝化膏剂。
可选的,所述腐蚀剂用于不锈钢设备或制品表面缺陷及杂质的去除,即完成酸洗过程,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选自柠檬酸。
可选的,所述钝化剂用于不锈钢设备或表面酸洗后的钝化,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选自柠檬酸和磷酸。磷酸除了有钝化作用外,还有光亮的作用,使经酸洗钝化处理的设备着色均匀一致。
可选的,所述缓蚀剂用于避免不锈钢设备或制品表面产生过度腐蚀,有利于钝化膜的形成。选自若丁和苯丙三唑。
可选的,所述填料使酸洗钝化膏呈糊状,并具有一定得粘度,增强了酸洗钝化膏的施工性能。选自硝酸镁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可选的,所述包括以下步骤;
S1、涂抹钝化膏剂:将钝化膏放入高压喷涂设备中,通过高压喷涂至被处理设备或部件表面1-2mm厚;
S2、静置清洗:静置保持1-2小时后再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