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表壳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5951.4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安英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14 | 分类号: | G01F15/14;G01F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表 壳体 | ||
一种水表壳体,用以装设水表,水表壳体包括进水口、进水管道、下环壁、上环壁、与上环壁相连的出水管壁以及与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进水管道内部形成入水流道,下环壁围成杯状的且与入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上环壁围成位于下环室的顶部且底部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出水管壁围成与所述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水表壳体为不锈钢材质,且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结构。本发明采用不锈钢材质来制备水表壳体,在设计铸造水表壳体时,在保证所述水表壳体设计时满足水表流量的要求,在保障水表计数的稳定性和精确度下,保证本发明水表壳体在制备时最小的成本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水表为民用设备中较为通用且影响民众身体健康的关键性零件,因水表的尺寸较小且内部结构复杂,因为传统水表采用多种制造工艺制造符合安全标准的水表。为了降低水表的内部细节结构的加工难度、提高水表的生产效率,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铸造方式替代其他的制造工艺,例如焊接、密封组装等等。铸造手段可以一次性成型刚性较好的水表壳体,但是铸造材质往往受到铸造工艺的种种限制,而不能选择更加安全的水表材质。传统的铸造水表大多为铜质壳体,但是铜材质的水表因为重金属指数较高,长期使用会造成民众使用的安全性,因为急需要其他安全系数较高且成本较低的铸造金属来代替铜来实现水表的铸造。
不锈钢材质即为一种安全系数较高且成本较低的铸造金属材质。但采用不锈钢材质进行水表的铸造具有种种加工制造的问题。不锈钢的金属硬度高、流动性低于铜,因此设计铸造水表壳体时,需要兼顾铸造工艺对于铸造形状设计的需求,还要保证壳体设计时满足水表流量的要求,保障水表计数的稳定性和精确度,更要考虑不锈钢材质的在形成水表时最小的成本投入。
各方面的设计要求,对水表壳体各方面的结构和尺寸的设计提出了难度。
因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不锈钢铸造的水表壳体,以克服上述水表成型和设计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方便刀片安装的刀具,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表壳体,用以装设水表,所述水表壳体包括进水口、与进水口相连的进水管道、与所述进水管道另一端相连的下环壁、位于所述下环壁的顶侧且与所述下环壁连接的上环壁、与所述上环壁相连的出水管壁以及与所述出水管壁连接的止回壁,所述进水管道内部形成入水流道,所述下环壁围成杯状的且与所述入水流道连通的下环室,所述上环壁围成位于所述下环室的顶部且底部与下环室连通的上环室,所述出水管壁围成与所述上环室连通的出水流道;所述水表壳体为不锈钢材质,且为一次性铸造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壁围成一连通所述出水流道的止回腔,所述止回腔将所述出水流道分隔为与所述上环室和所述止回腔连通的止回流道及与所述止回腔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止回流道通过一止回口与所述止回腔连通,所述止回腔通过一止回出口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止回流道与所述上环室通过一上环室出水口连通,所述止回流道自所述上环室出水口向下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且所述止回流道为四棱柱结构,四棱柱的一端面为上环室出水口的截面积大于四棱柱与该截面积相对的另一端面的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流道通过所述止回口与所述止回腔相连通,所述止回壁具有一倾斜设置于所述出水流道内的倾斜止回壁,所述止回口开设于所述倾斜止回壁上,所述倾斜的止回壁且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腔装设有止回配件,所述止回配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止回壁的止动盖及可滑动组装于止动盖的止回密封件,所述止动盖设有中空滑道,所述止回密封件倾斜设置且可沿所述中空滑道倾斜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回腔与所述止回密封件及所述止回壁一同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善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模具
- 下一篇:壳体模具的铸造模具及其开模与合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