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TC染料的血液未结合铁转铁蛋白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5618.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王亚文;董宇;郭锐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78;G01N33/58;G01N33/6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6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tc 染料 血液 结合 铁蛋白 可视化 检测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TC染料的血液未结合铁转铁蛋白的检测方法,属于临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将MTC染料与待测血液混合,血液中的未结合铁转铁蛋白增加时,可以诱导MTC聚集形式向J‑聚集体转变,从而使待测血液颜色变蓝,且在660nm处有最大吸光度峰值,通过待测血液颜色的变化判断血液中未结合铁转铁蛋白浓度的变化,通过待测血液吸光度的值计算血液中未结合铁转铁蛋白浓度,从而实现血液中未结合铁转铁蛋白的检测。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只需使用MTC一种检测物质,步骤简便、干扰因素较少,从而使检测结果稳定。同时,本发明的检测方法伴随着可见的颜色变化,实现了基于MTC染料的血液未结合铁转铁蛋白的可视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MTC染料的血液未结合铁转铁蛋白的可视化检测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3,3'-二硫丙基-4,5,4',5'-二苯并-9-甲基硫碳菁三乙基铵盐(MTC)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功能性荧光类化合物,它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聚集状态多样且不同聚集体因光学特性差异较大可以实现可视化,可以以生物大分子为模板进行自组装且该过程受生物大分子结构调控,因此在溶液和一些基质中可以自聚集成纳米级的超分子聚集体。通过利用MTC聚集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反映生物大分子的某些结构特性或作为特异性识别生物分子的探针。因此可以利用MTC的结构状态反映生物大分子的轻微构象变化,包括寡核苷酸、寡肽和蛋白质。MTC除了单体形式,还可以形成两种不同排列取向的二聚体,即H-聚集体和J-聚集体,通过改变某些因素,如溶液PH,温度等,聚集体之间可以实现H-聚集体单体J-聚集体之间的转化。并且MTC溶液的吸收带会随着聚集形式的变化进行蓝移(J-聚集体)和红移(H-聚集体),溶液中J-聚集体增加,溶液颜色变成蓝色,在660m处出现吸光度峰值,当溶液中H-聚集体增加,溶液颜色变成红色,在530m处出现吸光度峰值。
人体内绝大部分的铁都是由血清转铁蛋白(TRF)传递的。转铁蛋白是在肝脏中合成的,每1mol TRF可结合2mol Fe3+,在生理情况下,TRF分子仅有三分之一被铁饱和。血清转铁蛋白释放与结合铁的同时,伴随着转铁蛋白构象的变化,其吸收和释放铁离子的过程就是构象从完全闭合转变到完全开放的过程。没有结合铁的转铁蛋白是完全开放构象称为apo-tf,结合双铁的是完全闭合构象称为holo-tf,因此血清中转铁蛋白有三种存在状态,分别是单铁、双铁和无铁转铁蛋白。铁能否快速有效的运输到人体所需的部位,转铁蛋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测转铁蛋白还具有以下临床意义:转铁蛋白主要可用于诊断贫血和监测治疗效果。其次转铁蛋白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往往降低,因此可以作为炎症、恶性病变,肾病综合征辅助诊断指标,并且在肝脏疾病中,转铁蛋白的变化最明显。
市场上目前已有检测未结合铁转铁蛋白(apo-tf)浓度的试剂盒,其检测项目名称是不饱和铁结合能力(UIBC),检测apo-tf的基本原理是:在碱性pH条件下,血清中加入过量的已知浓度Fe3+,Fe3+与转铁蛋白结合位点特异结合,使apo-tf充分饱和。然后加入还原剂,将剩余的Fe3+还原成Fe2+,显色剂亚铁嗪与剩余的Fe2+反应生成络合物,检测560nm处吸光度即可得知剩余Fe2+的浓度。已知过量的铁离子浓度减去剩余未结合铁离子浓度就等于apo-tf的量,即不饱和铁结合能力(UIBC)。但此方法操作复杂、干扰因素较多,且结果不稳定。
但目前尚无基于MTC染料的血液未结合铁转铁蛋白检测方法相关报道。因此,建立一种基于MTC染料的血液中未结合铁转铁蛋白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TC染料的血液未结合铁转铁蛋白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及探针,以解决现有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干扰因素较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