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推训练器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5375.3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印;李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2;A63B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 器械 | ||
本申请涉及训练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推训练器械,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在底座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托架,托架与第一支撑柱铰接,在托架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托架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机构,托架另一端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上且设置有用于推举托架的推举机构,在推举机构的下方设置用供使用者躺持的支撑板。本申请具有适用于强度较高的训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训练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卧推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能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通过训练器械进行身体训练已经成为了主要途径之一,训练器械是为了让有训练需求的人士达到辅助训练,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使用的运动器械。
日常常见的训练器械比如漫步机、蝴蝶扩胸机等都包括固定不动端以及与固定不动端连接的活动端,活动端由使用者驱动,活动端可以与固定端铰接,从而实现活动端的往复运动,达到训练肌肉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训练器械上的活动端与固定端铰接,且一般较为灵活,即使用者可较为轻松的驱使活动端运动,但是若需要高强度的训练,比如用于军队训练,则无法有效的达到训练目标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使器械适用于强度要求较高的训练,本申请提供一种卧推训练器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卧推训练器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卧推训练器械,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竖向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在底座的另一侧竖向设置有第二支撑柱,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托架,托架与第一支撑柱铰接,在托架与第一支撑柱之间设有用于限制托架转动角度的转动限位机构,托架另一端活动搭设于第二支撑柱上且设置有用于推举托架的推举机构,在推举机构的下方设置用供使用者躺持的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躺在支撑板上,向上举起推举机构,推举机构带动托架上下移动,同时托架通过转动限位机构限制自身的转动角度,使得使用者举起推举机构的活动范围受限,便于使用者施加更加的推力,进而提升训练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竖向固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在托架靠近第一支撑柱的一端固接有卡设配合于两个耳板之间的外套筒,在外套筒内同轴设置有内套筒,在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均匀固接有若干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固定有弹性材质的限位块,在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留设有空间,在两个耳板上分别开设有与内套筒对应的第一让位孔以及与限位块数量对应的第二让位孔,在内套筒内穿设有转动支撑于两个第一让位孔内的转轴,在相邻两个限位块的空间内穿设有连接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让位孔内的限位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架以转轴为轴转动,相邻两个限位块之间的空间限位轴活动,使托架的转动角度处于一个范围内,限位块为弹性材质,使得限位块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空隙适配,在限位块上开设有供连接板卡接的卡接槽,在限位块沿自身轴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限位轴周面适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上设置卡接槽,方便将限位块安装在连接板上,凹槽与限位轴的周面适配,便于限位块均匀受力,有利于提升限位块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内套筒内嵌设有轴承,轴承外圈与内套筒过盈配合,轴承内圈与转轴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可替代转轴直接与内套筒接触,避免转轴被内套筒磨损,有利于提升转轴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凸出外套筒且弹性挤压于耳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弹性挤压于耳板上,使得限位块与耳板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该摩擦阻力在使用者推起推举机构时作用于托架上,使得托架不易转动,进而提升了训练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冠之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3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