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甲醛含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5128.3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2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永晟昌清洁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内 甲醛 含量 检测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甲醛含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甲醛检测领域,一种室内甲醛含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案通过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机使得甲醛净化装置在底座的内部转动,调节检测方向,通过条形进光孔提高甲醛净化装置内部的受光率,光线通过条形进光孔进入甲醛净化装置的内部通过阳光使得甲醛净化装置内部温度升高,支撑管内部的形状记忆弹簧通过温度变化而变化形态,伸缩杆通过形状记忆弹簧使得顶块在支撑管的内部上下滑动对磷酸羟胺溶液挤压,磷酸羟胺溶液通过甲醛检测装置分散至连接管的内部,磷酸羟胺溶液进入显色吸附棉的内部并与吸附孔内部的甲醛离子混合变色,便于直接观察对空气中的甲醛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醛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甲醛含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醛的急性中毒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甲醛可导致呼吸道激惹症状,打喷嚏、咳嗽并伴鼻和喉咙的烧灼感;此外,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水肿,经消化道一次性大量摄入甲醛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中毒性症状,口腔、咽喉和消化道的腐蚀性烧伤,腹痛,抽搐、死亡等,皮肤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皮肤坏死等病变,入经口摄入10~20ml甲醛溶液可致死。
甲醛在工业中有很多用途,室内装修常用的板材、油漆、地毯、壁纸等多含有并释放甲醛,燃料和烟叶的不完全燃烧也释放甲醛,医学上,甲醛还常被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人类接触甲醛的主要途径为经呼吸道吸入、经口食入和经皮肤接触。
甲醛中毒会造成眼睛流泪,眼结膜充血发炎,皮肤过敏,鼻咽不适,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亦可造成恶心、呕吐、肠胃功能紊乱。
急性中毒是由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汽引起的,以损害眼和呼吸系统为主,表现为视物模糊、持续性头痛、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因昏迷、血压下降、休克而危及生命。
目前室内的甲醛含量超标并长时间处于室内时,对人体易造成较大的伤害,目前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比较麻烦,不能有效的对室内甲醛实时检测,且影响室内空间使用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甲醛含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案通过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机使得甲醛净化装置在底座的内部转动,调节甲醛检测装置检测不同方向空气中的甲醛含量,通过条形进光孔提高甲醛净化装置内部的受光率并减少外部灰尘进入甲醛净化装置的内部,光线通过条形进光孔进入甲醛净化装置的内部通过阳光使得甲醛净化装置内部温度升高,支撑管内部的形状记忆弹簧通过温度变化而变化形态,伸缩杆通过形状记忆弹簧使得顶块在支撑管的内部上下滑动对磷酸羟胺溶液挤压,磷酸羟胺溶液通过甲醛检测装置分散至连接管的内部,磷酸羟胺溶液进入显色吸附棉的内部并与吸附孔内部的甲醛离子混合变色,便于直接观察对空气中的甲醛的检测。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甲醛含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甲醛净化装置,所述甲醛净化装置的上端开凿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端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甲醛检测装置,所述底座的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滚槽,所述滚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端与甲醛净化装置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甲醛净化装置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甲醛净化装置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条形进光孔,所述条形进光孔位于的上侧,当室内空气含有甲醛时,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机,转轴通过电机使得甲醛净化装置在底座的内部转动,使得甲醛净化装置上端的甲醛检测装置向不同方向转动,便于调节甲醛检测装置检测不同方向空气中的甲醛含量,通过条形进光孔提高甲醛净化装置内部的受光率并减少外部灰尘进入甲醛净化装置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永晟昌清洁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永晟昌清洁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1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