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5109.0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荣峰;吕毅;余佳薇;关正;朱皓阳;刘畅;赵鸽;王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1/00;A61B1/005;A61B1/045;A61B1/06;A61B1/267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气管 插管 引导 装置 | ||
一种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装置,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所述体内部分包括插入主体,插入主体为空心管结构,其头端通过弯曲部连接头端磁控摄像模组,尾端连接无线发射模组,所述头端磁控摄像模组的输出线缆通过弯曲部和插入主体与无线发射模组的输入连接;所述体外部分包括体外导航磁体和无线接收装置,所述体外导航磁体在体外引导头端磁控摄像模组在体内的动作姿态,所述无线接收装置接收无线发射模组发送的影像信息,本发明可实现预引导装置前段的可控制的自由转向,同时实现插管路径的实时反馈,大大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在直视下将一特制的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能够及时的恢复和保持气道通畅、供氧,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并为手术中全身麻醉提供基本条件。紧急情况下的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传统气管插管存在诸多局限性,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患者或伤者因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等堵塞气道,不能及时清除并影响视野,或抢救现场没有喉镜等设备,导致插管困难;若碰到困难气道,即便是经过正规训练的麻醉医师也有可能出现气管插管多次不能完成的情况,因困难气道气管插管失败所致的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而对于困难气道的处理,目前已上市的设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直接喉镜不能用于张口困难病例;叶片式可视喉镜不能用于颈强直患者;而纤维支气管镜价格昂贵、维修困难、不易上手。传统气管插管未摆脱口、咽、喉轴线尽量重叠的思维束缚,借助工具直接暴露声门的插管模式,技术要求高,能够实施气管插管的人员短缺,仍然需要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另外,在一些婴幼儿患者中,因声门和气管软骨发育不良或局部解剖结构细小,现有的气管插管器械设计不足,或施救者气管插管技术经验所限等原因,采用传统气管插管难以将导管在短时间内准确插入气管,其结果必然导致患者或伤者重要器官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部分患者甚至因此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或危及生命,后果严重。因此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手术及患者的预后情况。这些缺陷至今仍然存在,但目前为止除了传统气管插管方法外,尚无可适用于各种场合条件下进行紧急抢救且易于操作的气管插管装置,导致部分病人因气管插管失败而致残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装置,适用于危重病人急救及全身麻醉复杂困难气道病人插管的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在狭窄的自然腔道内利用微型镜头循序前进至咽喉处,在微型镜头外侧加载的永磁铁在体外导航磁体引导下,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装置前端向前向上运动至声门口,可顺利插入气管内,继续完成预引导式气管插管,直视下可进一步确认是否进入到气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控可视化气管插管预引导装置,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内部分包括插入主体3,插入主体3为空心管结构,其头端通过弯曲部2连接头端磁控摄像模组1,尾端连接无线发射模组4,所述头端磁控摄像模组1的输出线缆9通过弯曲部2和插入主体3与无线发射模组4的输入连接;
所述体外部分包括体外导航磁体31和无线接收装置25,所述体外导航磁体31在体外引导头端磁控摄像模组1在体内的动作姿态,所述无线接收装置25接收无线发射模组4发送的影像信息。
所述插入主体3由可塑性空心管构成,材料为高分子医用复合材料
所述弯曲部2包括软质的中央管道24,在中央管道24中设置有由若干蛇骨10通过蛇骨链接轴22连接构成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的头端设置有用于与头端磁控摄像模组1连接的头端连接部21,尾端设置有用于与插入主体3连接的插入主体连接部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51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