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3639.1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魅淳(深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61K36/8984;A61K9/48;A61P39/06;A61P17/16;A61P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王翠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本草 萃饮代 用茶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包括食用花卉、干制食用菌制品、藻类干制品、水果干制品脱水蔬菜等干制品碎末、本草植物性原料碎末和茶叶碎末按照配方具体搭配代用茶比例,作为日常饮用茶方预防疾病、辅助治疗、保健养生和调理,其结构合理,按照中医专家医师的配方,开始从中药种植、净制、炮灸、切制、粉碎、提取、灭菌、精制源头等全过程规范管理,生产(食药同源目录有的原料)花果本草代用茶饮片胶囊,无激素、无防腐、无香料、无色素、无抗生素,美观易携带,将花果原料与中草植物性原料、各类茶叶配伍,作为日常饮用茶方,具有预防疾病、抗衰老、美容养颜、辅助治疗等保健养生、调理等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草代用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
背景技术
亚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忽略的健康因素。亚健康状态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基因的影响、环境的污染、紧张的生活节奏、心理承受的压力过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生活的过度疲劳等等,使健康的人们逐渐转变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人们身体健康和家庭、社会的稳定,围绕亚健康人群调理及预防、养生的各类本草代用茶成为人们必备的预防调理重要良品,围绕茶疗祛疾、茶养五脏、四季茶饮、美颜瘦身四大方面。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在历代医药学著作中均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的张揖所著的《广雅》:“剂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梁代陶弘景认为“苦茶能轻身换骨”,并提出以天冬等药物也可代茶饮用;唐代的陆羽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被后人尊为“茶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竹茹芦根茶“等1O首药茶方;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载有“代茶新饮方”,详细论述了药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关于药茶诸方的章节;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关于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2首,一是槐茶方,二是苍耳茶;明代《普济方》中专设“药茶”篇,载有药茶方8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多首药茶方,并论述了茶叶的药性、功用等;清代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编撰出版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药茶已成为清代宫廷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市场上中药本草代用茶有以下问题和缺点:1、中医专家繁多,选择一个中医专家成为必要条件;2、中药源头种植不规范,化肥农药残留;3、中药炮制不规范,丧失了原本药材的药效;4、各种中医专家开的中药要自行中药冲泡及煎煮水温火候不会控制,导致药效流失;5、各种中医专家开的中药自行煎煮冲泡太繁琐,使用者不便捷。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能够实现作为日常饮用茶方,具有预防疾病、抗衰老、美容养颜、辅助治疗等保健养生、调理等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果本草萃饮代用茶,其包括花果干制品、食用花卉、干制食用菌制品、藻类干制品、脱水蔬菜、本草植物性原料碎末和茶叶碎末按照配方具体比例搭配,作为日常饮用茶方预防疾病、辅助治疗、保健养生和调理;
其中,
花果干制品碎末按照重量份由一下成分例制成:食用花卉、干制食用菌制品、藻类干制品、水果干制品或脱水蔬菜相关干制品原料 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魅淳(深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魅淳(深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3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转纠转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钢材自动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