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42553.7 | 申请日: | 2020-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火巧英;翁志洪;魏瑞霞;佟琛;刘建军;武美妮;戴忠晨;陈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6T7/00;G06T7/18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视觉 焊缝 表面 缺陷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全局直方图均衡化增强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将原始图像直方图进行拉伸,使灰度值均匀分布在整个灰度值区间内,以实现焊缝与背景区域对比度的增强;
2)、获取[0,1]区间内任一灰度级在图像中出现的概率密度统计和图像灰度级数量;
3)、将原图像直接映射得到均衡化后各像素点灰度值,增强图像各区域对比度,增强后图像灰度分布直方图像素灰度值均匀分布在0到255的区间内;
4)、采用基于grabcut的图像分割算法对焊缝区域进行分割;
5)、改进grabcut算法通过构建多个高斯模型来反映像素集合特征,对应前景与背景分别有五个高斯模型,通过多个模型计算式计算像素点属于前景的概率,选取概率最大的一个;
6)、对图像中的连通域进行识别查找,提取焊缝缺陷边长和面积的几何特征参数,查找完成后,确定缺陷坐标,对下塌缺陷区域进行表示框选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设图像原始灰度值为g(x,y),将其正则化到到[0,1]区间内,通过:
获得灰度级rk在图像中出现的概率密度统计p(rk),其中n为图像像素总数,nk代表灰度级为rk的像元数目,统计原始图像直方图后,忽略掉直方图两端像素点不足100的灰度级,得到图像灰度级数量I,
映射函数T(r)表述为:
其中,j=0,1,2…k-1,rj是第j个灰度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图像分割算法以能量公式为基准,采用max flow算法,一次全局求解最小能量割边,图像能量为:E(L)=aR(L)+B(L),R(L)为区域项,B(L)为边界项,a为权重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混合高斯概率计算区域项R(L)的计算公式为:
x为像素通道量,πi表示每个高斯分量权重,gi为第i个高斯模型的概率模型公式:
其中μ为每个高斯分量均值向量,ε为协方差矩阵,此处为3×3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边界项B(L)计算公式为:
V(α,z)=γ∑(m,n∈C)[αn≠αm]exp-β||Zm-Zn||2
其中,区域项R(L)反映像素样本的整体特性,边界项B(L)反映领域像素m,n之间的连续性,Zm-Zn为其对比度差值,并通过参数β将差值进行放大,α是透明度,β,γ是参数;z是对比度,an是像素n的透明度,am是像素m的透明度,V(α,z)表示边界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还包括计算缺陷区域圆形度L为缺陷周长,S为缺陷面积。
7.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缝表面图像实时采集平台,所述焊缝表面图像实时采集平台包括CCD相机、镜头、环形LED 0°光源和固定平台,所述镜头连接所述CCD相机,用于拍摄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焊接头焊缝表面,所述环形LED 0°光源用于在CCD相机拍摄时进行补光;
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模块,所述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模块用于执行如权1-6任一所述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焊缝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5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