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42435.6 | 申请日: | 2020-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9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谢朝丽;李海瑞;曹灿辉;侯柯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霍维英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生活 污水 回收 利用 系统 | ||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其包括过滤箱以及设置在其顶部的进水管,过滤箱内部为过滤腔,进水管用于将污水输送到所述过滤腔内,过滤腔内设置有格栅,格栅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过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排出格栅顶部杂质的排料口,排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其的封堵组件;曝气沉砂池,其用于处理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污水;一体化生化,其用于处理经过曝气沉砂池处理过后的污水;二次沉淀池,其用于处理经过一体化生化处理过后的污水;以及蓄水箱,其内部为蓄水腔,经过二次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输水管输送到所述蓄水腔内,蓄水腔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穿出蓄水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扩建,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污水量也随之增加,例如生活中洗衣、洗菜等污水,工业生产的污水,如果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所以污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工厂、小区、医院、学校等各行各业的污水,大都是通过地下管道排向污水处理厂,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时,第一道工序是通过设置格栅来取出污水中体积大小不一的漂浮物,然后污水通过水泵将污水输送向曝气沉砂池,依靠重力的作用水里的大颗粒杂质慢慢沉底,然后将污水输送到一体化生化池,通过一体化生化池中活性污泥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将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以及水,然后将一体化生化池中的水输送到二次沉淀池中,在二次沉淀池中将水和污泥分离,经过分离出来后的水添加药水进行消毒,然后就可以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
通常处理后的污水都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没有对处理后的水进行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处理后的污水是能直接用于洗车行业、灌溉以及浇花草等的,而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大都是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大自然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大都是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大自然中,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城市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其包括过滤箱以及设置在其顶部的进水管,过滤箱内部为过滤腔,进水管用于将污水输送到所述过滤腔内,过滤腔内设置有格栅,格栅用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排出格栅顶部杂质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其的封堵组件;曝气沉砂池,其用于处理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污水;一体化生化,其用于处理经过曝气沉砂池处理过后的污水;二次沉淀池,其用于处理经过一体化生化处理过后的污水,并将水和污泥分离;以及蓄水箱,其内部为蓄水腔,经过二次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输水管输送到所述蓄水腔内,蓄水腔底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出水管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穿出蓄水箱。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本系统在工作时,首先污水从进水管处进入到过滤腔内,设置在过滤腔内的格栅将污水中的杂质以及漂浮物过滤,杂质被阻挡在格栅的顶部,当格栅顶部的杂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排料口处的封堵组件将排料口打开,然后从排料口处将杂质取出,经过格栅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到曝气沉砂池,在曝气沉砂池中依靠重力的作用,污水里的大颗粒杂质慢慢沉底,然后将污水输送到一体化生化池,通过一体化生化池中活性污泥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将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以及水,然后将一体化生化池中的水输送到二次沉淀池中,在二次沉淀池中将水和污泥分离,此时处理后水已经达到浇灌、城市路面洒水、以及洗车等行业的用水标准,通过输水管将二次沉淀池中分离出的水输送到设置在远程的若干蓄水箱内,水储存在蓄水箱的蓄水腔内,当需要使用蓄水箱内的水用于浇灌、城市路面洒水或洗车时,打开蓄水箱内的水泵,水泵通过出水管将蓄水腔的水排出供使用人员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尚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2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的进水除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随机信息传递的图神经网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