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40190.3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陆瑞珩;梁春冉;杨小波;徐会志;司马聪;陈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02 | 分类号: | D06M13/02;D06M11/38;D06M15/53;D06M13/463;D06M13/402;D06M13/224;D06M13/41;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子 纱用亲水小层差 平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含有:8‑28重量%的氧化费托蜡,2‑7重量%的低熔点蜡,2‑7重量%的人工合成蜡,0.5‑3重量%的柔软剂,4‑16重量%的乳化剂,0.1‑1重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1‑4重量%的阳离子调节剂,50‑80重量%的水。用本发明的平滑剂整理筒子纱,可显著提高纱线的平滑性,降低纱线的动摩擦系数,提高针织物的缝纫性能和亲水性,并降低黄变的同时,与普通的平滑剂相比,能有效的降低筒子纱的内外层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筒子纱用助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筒子纱经过练漂、染色等处理后,在络筒及后续织造的过程中,因为纱线与导丝器、综眼、钢筘等机件之间的存在大量的摩擦,在张力作用下,纱线极易断裂,影响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所以要在筒子纱络筒前,需要对纱线进行平滑整理。
在筒子纱的加工领域,一方面随着高端色织布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对高支纱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纱线支数越来越高,对筒子纱用平滑剂的平滑性(降低摩擦系数)、保持纱线的吸水性、强力保护等方面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印染行业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筒子纱加工设备的浴比越来越小、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这些都会导致筒子纱在加工过程中的层差变大,而层差是筒子纱加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这就对平滑剂的稳定性、渗透性及对纱线的吸附速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目前所用的筒子纱平滑剂基本分为硅油类平滑剂、低熔点蜡乳液、高熔点氧化聚乙烯蜡乳液以及这三种类型平滑剂互相复配后所得的平滑剂,但这几种平滑剂均各自存在其本身无法避免的缺点。
硅油类平滑剂例如专利公开CN107747224A、CN10480561B中介绍的硅油类平滑剂,虽然可以降低纱线的摩擦系数,但硅油类平滑剂在小浴比筒子纱设备上使用,由于稳定性不足,容易产生硅斑,且硅油类平滑剂会降低纱线之间的抱合力,使纱线强力下降,不利于后续的络筒及织造等工序。
低熔点蜡乳液具有成膜均匀,光泽度和平滑性好等优点,可以作为平滑剂整理到纱线上,但其原料本身拒水,处理后的纱线吸水性很差,且蜡系原料处理的纱线手感变硬,即使加入大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柔软剂改善吸水和手感,但由于主要原料低熔点蜡没有改变,处理后的纱线吸水性还是下降明显。同时由于大量辅助原料的加入,乳液稳定性变差,不能很好的适应越来越多的小浴比筒子纱染色机的要求
高熔点氧化聚乙烯蜡乳液具有平滑性好,附着力强,亲水性和柔软性好等优点,但其本身熔点在130℃以上,即使将其与低熔点蜡及柔软剂混合共同乳化如专利公开CN102619090A、CN109487560A制作平滑剂,乳化时温度也需要在130℃,对生产设备有较高的要求,生产时需要使用压力容器。同时其使用在小浴比的筒子纱染色机上时,存在产品破乳导致的筒子纱层差变大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筒子纱用平滑剂应用方面,在获得较低动摩擦系数和较高强力保留率、良好的亲水性的情况下,确保其在小浴比筒子纱染色机上使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层差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研究制备能常压生产亲水性好、稳定性优异且吸附均匀的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用本发明的平滑剂整理筒子纱,可显著提高纱线的平滑性,降低纱线的动摩擦系数,提高针织物的缝纫性能和亲水性,并降低黄变的同时,与普通的平滑剂相比,能有效的降低筒子纱的内外层差。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筒子纱用亲水小层差平滑剂,其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份:
氧化费托蜡:8-28%;
低熔点蜡:2-7%;
人工合成蜡: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40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