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并联式运行的粮食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9925.0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张佳佳;任琼;刘娜;严燕国;邢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蓝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F26B25/22;B07B4/02;A23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603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并联 运行 粮食 烘干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并联式运行的粮食烘干设备,包括螺旋式送料机构、烘干机外壳、烘干仓、出风管、稻壳收集仓、抽风机、鼓风机、粮食收集仓;所述烘干机机壳左侧安装有螺旋式送料机构,所述螺旋式送料机构底端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底端与螺旋叶连接;所述螺旋叶上安装测含水率的感应器;所述烘干机机壳上部连接出风管,出风管右边安装稻壳收集仓和抽风机;所述烘干机机壳内部为烘干仓,包括空心夹层、内壁板、导料板、阻料板、布料盘;所述烘干仓下部为粮食收集仓并与外壳相连;所述内壁板上均匀分布多个通风孔;所述粮食收集仓两端安装有鼓风机,热风经空心夹层由内壁板上的通风孔鼓出,对布料盘上的粮食进行全面烘干。本发明通过阻料板的作用可实现三个布料盘的串并联使用,使粮食烘干更加均匀,防止粮食存在部分没有完全烘干的问题,同时对稻谷和稻壳实现分选收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粮食通过导料板在布料盘上很好的分散开来,大大增加了粮食与热风的接触面积,解决了因堆积导致的受热不均的问题;烘干仓内部内壁板上均匀分布的通风孔也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并联式运行的粮食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年总产粮食约6亿吨。据统计,每年我国粮食收获后因气候潮湿,来不及晾晒或未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而导致在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出现霉变和发芽变质,及在晾晒过程中的抛洒损失,合计可达粮食总产量的5%,气候异常的年份粮食损失更为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及时烘干,颗粒入仓”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耕耙播收后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既能起到确保粮食安全的作用,又能得到有效提高粮食品质的功效。这就要求大量的粮食烘干设备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的粮食烘干机存在缺陷,比如粮食在烘干机里烘干时,由于粮食分布不均堆积过厚,不能使粮食的表面全部受热,导致粮食烘干的效果不好,含水率未降到安全储存水分之下,给粮食储存带来一定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粮食烘干的不完全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串并联式运行的粮食烘干设备,根据实时监测粮食的含水率大小,程序控制阻料板的抽离与否,达到三个布料盘的串并联使用,使进入设备的粮食受热均匀,烘干的更完全,实现粮食的安全入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串并联式运行的粮食烘干设备,包括螺旋式送料机构、烘干机机壳、烘干仓、出风管、稻壳收集仓、抽风机、鼓风机、粮食收集仓;烘干机机壳左侧安装有螺旋式送料机构,螺旋式送料机构底端安装有进料口,且进料口底端与螺旋叶连接;烘干机机壳上部连接出风管,出风管右边安装稻壳收集仓和抽风机;烘干机机壳内部为烘干仓,其中的内壁板设置于外壳的内壁上,内壁板上均匀分布多个通风孔,内壁板与外壳之间设置有空心的夹层,鼓风机的出风端与夹层相连通;烘干仓中上部设置导料板,正下方设置第一布料盘,中间设置阻料板,阻料板左右两边正下方设置导料板和第二、第三布料盘,布料盘下部出料口与空心夹层相连通,再连接烘干仓底部粮食收集仓;粮食收集仓两端安装有鼓风机,热风经空心夹层由内壁板上的通风孔以及布料盘下部出料口鼓出,对布料盘上的粮食进行全面烘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螺旋式送料机构的螺旋叶上安装测含水率的传感器,对进料粮食含水率进行实时监测与反馈。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粮食进料与烘干的过程中,外壳上部出风管右端的抽风机可实现对空瘪稻壳的收集,使其落入稻壳收集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烘干仓中上部设置有三角状导料板,有助于粮食从两边均匀落入布料盘中,避免造成粮食堆积过厚,烘干不完全。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烘干仓中设置的阻料板,当监测到粮食含水率较高时,由电脑程序控制阻料板向两边自动抽离,实现烘干仓内部三个布料盘并联式烘干运行的状态,粮食含水率较低时,阻料板不抽离,只有第一布料盘处于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蓝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蓝天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9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户型预览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