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荒地种植西梅的土壤改良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8788.9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2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田晓萍;赵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掖民医堂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张建斌 |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衙***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荒 种植 土壤改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荒地种植西梅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开挖定植沟、覆盖底膜、覆盖有机质、施底肥、回填土制备、回填、沟灌、地面覆膜步骤,本发明提高定植沟中水分的存留时间,回填土中添加锯末和粉煤灰、增加有机质和土壤的微量元素,增加了土壤的营养成分,在西梅的生产期中,成活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沙荒地种植西梅的土壤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西梅属欧洲李,是近年从欧洲美洲引进的一种新型高档水果树种,虽与李同属,但其品质、果形与色泽、保健价值以及贮藏性远在普通李之上,被称为第三代功能性水果。营养价值高,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经过多年栽培观察,西梅在高寒干旱荒漠地区表现良好,较耐干旱,适应范围广,果形独特,香味浓郁,鲜食、制干均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虽然西梅在干旱沙荒地能正常生长结果,但是果实品质与土壤条件息息相关,普通沙荒地保水率低、有机质含量低,导致西梅种植成活率较低,结出的西梅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较差,口感酸,降低了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沙荒地种植西梅的土壤改良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沙荒地种植西梅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定植沟
平整土地后挖定植沟,定植沟深度80~150cm,宽度80~120cm,长度根据土地长度而定,相邻定植沟的中心间距为1.5m~3m;
(2)覆盖底膜
在定植沟沟底铺设与定植沟等宽度的底膜;
(3)覆盖有机质
在定植沟的底部覆盖作物秸秆,厚度为10~30cm,同时在定植沟两侧竖向堆积作物秸秆,并用草绳编织成草帘铺设在两侧的作物秸秆上进行定型;
(4)施底肥
在定植沟底部施底肥,亩施底肥2500~3000公斤,底肥为85%~90%的腐熟有机肥料,10%~15%的磷钾肥充分混合;
(5)回填土制备
回填土各成分按照重量份计为:沙荒地原土60~70份、锯末10~15份、粉煤灰5~10份,混合均匀后测试PH值,根据PH值添加硫磺粉和/或粉煤灰,调节回填土PH值至5~8;
(6)回填
将回填土回填至定植沟中,并在定植沟上部堆砌出梯形长笼土垄,相邻梯形长笼土垄之间形成灌水沟;
(7)沟灌
在灌水沟中通入浇灌水,浇灌量为200~250m3/亩;
(8)地面覆膜
在土层表面铺设地膜。
优选的,所述底膜为防渗膜。
优选的,所述地膜透光度低于10%。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亩施底肥2800~3000公斤,底肥为88%~90%的腐熟有机肥料,12%~15%的磷钾肥充分混合;
步骤(5)中回填土各成分按照重量份计为:沙荒地原土65~70份、锯末12~15份、粉煤灰8~10份。
优选的,所述梯形长笼土垄上部宽度80~100cm,下部宽度100~120cm,高度30~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掖民医堂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掖民医堂医学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