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越野车用充气支撑式车顶帐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8575.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一飞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5/06 | 分类号: | E04H15/06;E04H15/20;E04H15/22;E04H15/44;E04H15/48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野车 充气 支撑 车顶 帐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越野车用充气支撑式车顶帐篷,属于越野车技术领域,包括下盖、上盖、帐篷布组件,所述下盖包括下框架与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的内部。本发明采用可充气结构设计,突破了传统手动伸缩气缸杆和电动支撑杆结构的设计,将篷布与支撑顶升结构合为一体,使用更加柔和舒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过长期的使用后仍能保持较为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了车顶帐篷的使用体验;通过设置的铝合金材质的连接机构、锁合机构,能够方便地在车顶帐篷合实时进行稳定的锁合,可防止车顶帐篷在行车中受到颠簸后打开,并能够更方便稳固地将上盖和下盖连接起来,可以保证上盖和下盖连接的稳定性,也提高了车顶帐篷的开合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越野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车用充气支撑式车顶帐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家用汽车也越来越普及,多数家庭拥有自己的小汽车,因此户外露营的人也变得相比以前更多了。驾驶越野车进行自驾游,野营者常在车顶上加装车顶帐篷来满足自己的露营需求,车顶帐篷是自驾游中常见的露营器具。
市面上的车顶帐篷的种类很多,一般都是独立于越野车设计,属于后装结构。从结构来说,现有的车顶帐篷的结构都大同小异,其一般包括固定在车顶行李架上的下盖和位于下盖上方的上盖,上盖与下盖两侧之间安装顶升支撑机构,比如可通过手动开启的合页结构,或者是液压杆。
但是现有的车顶帐篷的顶升支撑机构均为机械式结构,结构较为复杂,操作不够方便,在长期的使用后,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后期维护维修较为麻烦,降低了车顶帐篷的使用体验,为此,提出一种越野车用充气支撑式车顶帐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使车顶帐篷的开启和关闭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提供了一种越野车用充气支撑式车顶帐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下盖、上盖、帐篷布组件,所述下盖包括下框架与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的内部,所述上盖包括上框架与上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内部,所述上框架的后侧与所述下框架的后侧转动连接;
所述帐篷布组件包括篷布与充气柱,所述篷布设置在所述上框架、所述下框架之间的两侧及前侧,并分别与所述上框架、所述下框架连接,所述充气柱的一端与下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盖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柱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所述下盖、所述上盖之间前端两端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帐篷布组件还包括篷沿组件,所述篷沿组件包括撑架、篷沿布,所述篷沿布的上边缘与所述上框架连接,下边缘与所述撑架连接,所述撑架与所述上框架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撑架包括水平撑杆与两个斜撑杆,两个所述斜撑杆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撑杆的两端,两个所述斜撑杆的上端均通过其上端设置的固定插块与所述上框架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撑杆与所述斜撑杆之间采用可转动的柔性连接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支撑式车顶帐篷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上框架的后侧与所述下框架的后侧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转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上连接块、两个下连接块与一个连接圆轴,所述上连接块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后侧两端位置,所述下连接块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的后侧两端位置,所述连接圆轴同时贯穿两端的所述上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式车顶帐篷还包括锁合机构,所述上框架的前侧与所述下框架的前侧通过所述锁合机构实现锁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合机构包括两个上锁合块、两个下锁合块与两个插销,所述上锁合块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框架的前侧两端位置,所述下锁合块设置在所述下框架的前侧两端位置,所述插销同时贯穿一个所述上锁合块、一个所述下锁合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一飞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一飞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