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数据加密的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8559.7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健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健中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数据 加密 自动 智能 主板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据加密的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右侧设置有插头,所述主板的内部设置有水银箱,所述水银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银板,所述水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板,所述充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气板,所述挡气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侧面穿插设置有过滤板。该用于数据加密的可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通过水银箱与转轮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长时间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密时,防止数据插头由于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发生熔化,最后导致数据插头与主板黏连在一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数据加密的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
背景技术
数据加密又称密码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技术,指通过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将明文转变为密文,而解密则是通过解密算法和解密密钥将密文恢复为明文,加密算法是公开的,而密钥则是不公开的,数据加密的术语有明文,即原始的或未加密的数据。
在通过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数据加密时,需要使用到复杂的算法软件,且在加密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时间,故数据插头需要承受高额负载,在长期的工作时,插头的塑料部分可能由于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发生熔化,最后导致数据插头与主板黏连在一起,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加密的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具备在长时间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密时,防止数据插头由于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发生熔化,数据插头与主板黏连在一起等优点,解决了现有主板无法在长时间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密时,防止数据插头由于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发生熔化,数据插头与主板黏连在一起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长时间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密时,防止数据插头由于温度的逐渐升高而发生熔化,数据插头与主板黏连在一起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据加密的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右侧设置有插头,所述主板的内部设置有水银箱,所述水银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水银板,所述水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充气板,所述充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左侧设置有单向卡块,所述充气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充气箱,所述充气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轮表面啮合连接有推杆,所述水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通气齿杆,所述通气齿杆的侧面啮合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气板,所述挡气板的侧面滑动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侧面穿插设置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左侧设置有离心轮。
优选的,所述离心轮的左侧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有棘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上方设置有弹簧杆,且单向向上卡接单向卡块,为充气板的移动蓄力,防止持续打开通气管。
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弹簧,在插头插入主板时预存距离。
优选的,所述水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通气齿杆与棘轮单向向下啮合传动,在外界空气进入插槽内时,通过过滤板防止灰尘进入。
优选的,所述离心轮的表面穿插设置有离心杆,且在离心轮转动时被甩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加密的自动控温的智能主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健中,未经朱健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依降钙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源网荷储柔性协调控制和运行优化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