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近基桩作业工况下既有塔吊抗倾覆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38492.7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毅;袁奉涛;张东健;左亭亭;尤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金驰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E02D5/28;E02D5/38 |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邻近 作业 工况 既有 塔吊 倾覆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邻近基桩作业工况下既有塔吊抗倾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骤:
一、塔吊基础地基反力计算:
1.1、统计计算参数:
依据现场既有塔吊基础形式和塔吊型号,统计塔吊如下计算参数:塔身自重、最大起重荷载、最小起重荷载、最大起重力矩、起重臂自重、平衡臂自重、平衡块自重、最大吊物幅度、小车和吊钩自重、塔身桁架结构宽度、起重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平衡臂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平衡块重心至塔身中心距离、基本风压、塔吊基础尺寸、塔吊基础配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2、塔吊基础地基反力计算:
1)采用建书计算软件中塔基基坑计算模块,选取对应塔吊基础形式,将上述统计的计算参数逐一输入软件,通过软件计算,求出竖向荷载标准值Fk;
2)塔吊基础地基反力:
上述式中:l、b—塔吊基础长度、宽度,单位m;
二、H型钢梁承载力验算:
2.1、计算H型钢梁线荷载标准值:qk=lKPk;
上述式中:lK—荷载作用宽度,单位m;或依据基桩作业位置进行确定;
2.2、采用理正结构工具箱计算软件,选取H型钢梁的适宜规格和简支梁计算模型,跨度取2根钢管桩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分析H型钢梁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3、依据上述理正结构工具箱软件导出的计算书中的剪力包络图,确定两支座位置的支座反力F′;
三、钢管桩抗拔承载力验算:
3.1、钢管桩抗拔承载力验算:F1=Afak=πd(H-h)fak;
上述式中:A—钢管桩孔壁面积,单位m2;fa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由勘察报告获悉,单位KPa;d—桩孔直径,单位m;H—钢管桩长度,单位m;h—钢管桩土层外高度,单位m;
3.2、钢管桩抗拔承载力验算结果判定:
1)当F1≥F′时,抗拔承载力满足要求;
2)当F1<F′时,抗拔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四、钢管桩焊缝承载力验算:
4.1、钢管桩焊缝承载力验算:F2=Sf=π(D-b′)b′f;
上述式中:S—钢管桩截面面积,单位mm2;f—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N/mm2;D—钢管桩直径,单位mm;b′—钢管桩壁厚,单位mm;
4.2、钢管桩焊缝承载力验算结果判定:
1)当F2≥F′时,焊缝承载力满足要求;
2)当F2<F′时,焊缝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五、H型钢梁与钢管桩焊接:钢管桩、H型钢梁与基桩对向设置,H型钢梁设置在远离基桩的塔吊基础上表面,且H型钢梁外翼缘边线与塔吊基础边线重叠;
六、钢管桩打孔与注浆:
6.1、钢管桩打孔:为提高钢管桩的抗拔承载力,钢管桩环向等距打注浆孔;
6.2、桩孔施工:
1)定位:将钻机移到指定桩位,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垫平;
2)成孔:泥浆从钻头喷出后,启动钻机向下旋转钻进,钻孔时保持泥浆循环畅通,以防埋钻;每钻进一段往复扫孔,以便保证孔壁垂直、光滑;
3)洗孔:把注浆管插入孔内,进行洗孔;
6.3、钢管桩注浆:
1)下钢管:根据钢管桩设计桩顶标高,将钢管桩放入已成桩孔内固定好;
2)注浆:将制备好的水泥浆经筛过滤后,倒入贮浆桶内,将注浆管伸至孔底,然后开动注浆泵将浆液送至孔内,直至水泥浆充盈钢管桩内,并从顶端溢出为止;
3)待水泥浆初凝后,再进行二次补浆直到补满;
4)成桩完毕,注意保护好钢管桩成桩和顶部清洁,然后将桩机移位至另一桩位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近基桩作业工况下既有塔吊抗倾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H型钢梁承载力验算时,鉴于是临时性结构,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金驰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城建设有限公司;山东金驰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4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