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6倍频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方法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38087.5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武增艳;曹长庆;曾晓东;冯喆珺;闫旭;王婷;吴谨;吴启凡;黄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0/556 | 分类号: | H04B10/5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曹鹏飞 |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6 倍频 毫米波 信号 光学 产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16倍频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激光器(1)、第一偏振控制器(2)、偏振分束器(3)、第一光分路器(4)、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5),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6)、合路器(7)、偏振光束合路器(8)、光学耦合器(9)、第二偏振控制器(10)、第一偏振器(11)、第三偏振控制器(12)、第二偏振器(13)、发光二极管(14)、光电二极管(15);其中,
所述连续激光器(1)的输出端与第一偏振控制器(2)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2)输出端与偏振分束器(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偏振分束器(3)的上路输出端与第一分路器(4)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光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5)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光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6)输入端口相连;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5)和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6)的输出端与合路器(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合路器(7)的输出端和偏振分束器(3)的下路输出端与偏振光束合路器(8)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偏振光束合路器(8)的输出端与光学耦合器(9)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学耦合器(9)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偏振控制器(10)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10)的输出端与第一偏振器(1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偏振器(11)的输出端与光电二极管(15)相连;所述光学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偏振控制器(12)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偏振控制器(12)的输出端与第二偏振器(13)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偏振器(13)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14)相连;
还包括:射频信号源(16)、第一移相器(17)、第一电分路器(18)、第二电分路器(19)、第二移相器(20)、第三电分路器(21)、第三移相器(22),其中,
所述射频信号源(16)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分路器(18)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电分路器(19)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分路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移相器(20)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移相器(20)输出端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5)下臂的射频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二电分路器(19)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5)上臂的射频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电分路器(18)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移相器(17)的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一移相器(17)的输出端口与第三电分路器(21)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分路器(2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6)上臂的射频输入端口相连;所述第三电分路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移相器(22)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移相器(22)输出端与第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6)下臂的射频输入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倍频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移相器(20)对第一马赫-曾德尔调制器(5)上下臂的的射频信号产生相移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倍频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移相器(17)对射频源的射频信号产生相移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倍频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偏振器(11)的主轴由第二偏振控制器(10)控制,使第一偏振器(11)与偏振光束合路器(8)的一个主轴成165°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倍频毫米波信号的光学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偏振器(13)的主轴由第三偏振控制器控制,使第二偏振器(13)与偏振光束合路器(8)的一个主轴成90°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0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