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铝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及薄膜开口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8046.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颖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凌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06 | 分类号: | C08K9/06;C08K7/26;C08L23/1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杨艳 |
地址: | 51144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开口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铝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水玻璃和铝盐溶液制备多孔硅铝氧化物;S2:向上述多孔硅铝氧化物中加入稀硫酸,调节PH值,陈化,冷却,过滤后得到滤饼;S3:依次用稀硫酸、水对上述滤饼进行洗涤,将洗涤后的滤饼重新分散在水中,再加入有机硅烷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得到浆料;S4:将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再经气流粉碎,即得硅铝薄膜开口剂。本发明通过硅铝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获得具有良好的爽滑性、流动性、分散性和过滤性的硅铝薄膜开口剂产品,在塑料薄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铝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及薄膜开口剂。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塑料薄膜的需求在快速增长。在塑料薄膜的生产及储存过程中,薄膜成型后其表面有大量的外露分子链,在两片薄膜闭合后产生大分子链相互缠绕粘连,因而在受热压或受物压情况下,两片薄膜容易发生粘连。在后续生产使用过程中,轻则影响塑料薄膜的放卷速度,重则使塑料薄膜无法展开使用,给自动化包装应用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通常在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添加固体惰性颗粒作为开口剂,使薄膜及片材表面形成大量凸起的小点,形成两层之间的“架桥”现象,一方面避免了两个内壁面紧贴在一起而形成的“粘结”问题;另一方面使空气沿开口剂在薄膜/片材表面所形成的凸起小点之间的缝隙,渗透入两层薄膜的内壁,以抵消大气压力,从而可有效地防止薄膜间的粘结。
最初开口剂是滑石粉,硅藻土等,中期发展到油酸酰胺、芥酸酰胺EBS衍生物等。这些助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滑石粉、硅藻土等开口剂分散性差;油酸酰胺、芥酸酰胺EBS衍生物等开口剂容易在薄膜表面析出,影响薄膜的印刷性及颜色。
目前的开口剂已经发展为多孔硅基氧化物。
专利CN102532950B公开了一种微粒型硅胶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其将硅酸钠水溶液加入反应釜内,初始反应温度下加无机酸溶液反应,调节pH值至一定的值,凝胶后继续加无机酸溶液调整pH值至另一值,再经陈化、过滤、洗涤、干燥、粉碎等后处理工序,得到最终产品,其中,过滤后先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直至pH值6~7,再加入易挥发的弱酸调节浆料pH值至4~5,然后向其中加入0.5%表面张力控制剂,搅拌5~10分钟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一种微粒型硅胶薄膜开口剂。该方法制备的开口剂的堆积密度相对较轻,二氧化硅开口剂不易分散于聚乙烯树脂中。
专利CN101280127B介绍一种塑料薄膜开口剂用沉淀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其在反应釜加水,加入沉淀白炭黑,升温至87℃,先加入少量硅酸钠水溶液,调反应液pH值为10.2,其余硅酸钠水溶液和稀硫酸同时加入反应釜内,保持pH值10.2不变,温度保持87℃不变,反应时间85分钟,然后继续加入稀硫酸调pH值至3.8,陈化、洗涤、浆化、喷雾干燥得成品。该方法没有对二氧化硅进行后期处理,二氧化硅粒子与有机聚合物的亲和程度低,在聚合物中不易分散,进而影响其开口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铝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的传统问题,其获得具有良好的爽滑性、流动性、分散性和过滤性的硅铝薄膜开口剂产品,在塑料薄膜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薄膜开口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硅铝薄膜开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水玻璃和铝盐溶液制备多孔硅铝氧化物;
S2:向上述多孔硅铝氧化物中加入稀硫酸,调节PH值,陈化,冷却,过滤后得到滤饼;
S3:依次用稀硫酸、水对上述滤饼进行洗涤,将洗涤后的滤饼重新分散在水中,再加入有机硅烷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得到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凌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凌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8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