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7980.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坤;冯晓峰;杨帆;董亮;林明;张艺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刘飞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访问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携带访问令牌的访问请求;确定所述访问令牌的第一时效属性,并确定与所述访问令牌对应的刷新令牌的第二时效属性;根据所述第一时效属性、所述第二时效属性及预设的失效容限,确定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访问控制策略。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降低资源访问控制的成本,提高资源访问控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网络权限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资源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客户端与服务端的网络通信中,为了减少服务端频繁查询数据库,减轻服务端的压力,客户端在访问服务端的资源时,需要获得一个服务端生成的令牌(token),并在向服务端发起的访问请求中携带该令牌。token是获取受保护资源的凭证,因此应具有生命周期。否则,一次登录便可永久使用,认证功能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公开号为CN10978798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第三方授权token管理方法。其主站系统设置有效期,当token即将过期时对第三方接入系统进行刷新,并将刷新结果存入主站系统,进而使得token在主站系统可以自动刷新。然而,在CN109787984A中,每个用户的token授权时间都是统计独立的,不同用户的token授权时间一般不同,导致其即将过期的时间也存在差异性,如果存在10万个用户,就需要监测刷新10万个不同用户的即将过期的时间进行刷新处理,这样无论是在服务端通过短时间轮询的方式不停的查询-更新方式,还是在客户端增加新的进程和线程的方式进行处理,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服务端或者客户端系统的CPU和内存资源,性能较低。
公开号为CN11026670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令牌刷新方法。其针对token过期刷新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当大量的网络请求需要获取新的token时,目前无法有效地对并发地刷新过期token进行有效地处理的问题,解决思路是在客户端刷新操作加上同步锁,刷新操作成功发送已刷新token的网络请求,持续、有序地完成对网络请求token的刷新操作。然而,CN110266703A的处理逻辑局限于客户端,是在类似于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终端上执行的java语言;如果在web页面,则需要JavaScript处理,如果要在基于ios操作系统的设备,则需要用objectC语言处理;加锁和同步的处理随着终端数目和接入平台的增加,每次都需要对相同的逻辑在不同异构差异化平台进行重新编码,代码量较大。不仅如此,CN110266703A中同步锁的并发和顺序执行处理,会影响系统并发性和吞吐率,从而影响了系统效率。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资源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降低资源访问控制的成本,提高资源访问控制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携带访问令牌的访问请求;
确定所述访问令牌的第一时效属性,并确定与所述访问令牌对应的刷新令牌的第二时效属性;
根据所述第一时效属性、所述第二时效属性及预设的失效容限,确定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访问控制策略。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资源访问控制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效属性、所述第二时效属性及预设的失效容限,确定针对所述访问请求的访问控制策略,包括:
当所述访问令牌为对应用户当前的访问令牌,所述访问令牌已失效,且所述刷新令牌未失效时,向对应客户端返回对应令牌状态错误信息提示,以便所述客户端发起令牌刷新请求。
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的资源访问控制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令牌刷新请求时,刷新所述访问令牌和所述刷新令牌,更新对应用户当前的访问令牌及上次失效的访问令牌,并向对应客户端返回刷新后形成的新访问令牌,以便所述客户端发起携带所述新访问令牌的访问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79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