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递盒高流转投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7515.2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俞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祎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沈忠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递 流转 投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递盒高流转投放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S1,将快递封装入投放盒内;S2,将所述投放盒卡接固定于投放区的存放装置上;S3,将所述投放盒的投放信息上传至物流服务器;S4,所述物流服务器将取件信息发送给收件人;S5,回收已取件的所述投放盒。本发明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易于大范围多点推广,且能够有效避免快递滞留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递投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递盒高流转投放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是,在工作日快递员派发快递的时间,通常也是收货人的上班时间,不方便收取快递的情况非常普遍,为了解决快递签收难的问题,现在已有一种快递自提柜,快递员将包裹寄放在自提柜,收货人通过取件码等信息,取走包裹。
虽然,快递自提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签收难的问题,但自提柜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且占地面积大,容易存在一些小区无法设置自提柜的情况,并且由于快递放于自提柜内使得自提柜的占用情况无法及时被快递员知晓,无法通知收货人尽快将快递取走,因此在物流高峰时易出现柜满无处存放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投放区占地面积且避免快递滞留的快递盒高流转投放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递盒高流转投放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S1,将快递封装入投放盒内;S2,将所述投放盒卡接固定于投放区的存放装置上;S3,将所述投放盒的投放信息上传至物流服务器;S4,所述物流服务器将取件信息发送给收件人;S5,回收已取件的所述投放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投放信息通过快递员的快递投放终端上传至物流服务器,投放信息包括所述投放盒的信息、所述投放区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投放盒在所述存放装置上的位置信息,所述投放盒的信息可通过扫描投放盒上二维码或条码的方式得到,所述投放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投放盒在所述存放装置上的位置信息均为固定信息且均可通过手动在快递投放终端的预设信息中选择的方式得到。信息获取方便,便于快递员将取件信息上传物流服务器,调高快递员的快递投放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物流服务器内数据库中的预设信息与投放信息进行匹配;判断投放信息是否有误;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向快递员发出投放信息有误的提醒信息,快递员需重复S3步骤。通过对投放信息的正确性进行检测,确保快递员的投放信息无误,从而保障收件人能够准确取到快递,避免由于前期的投放信息错误导致快递无法取到,甚至被误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件信息包括所述投放区的位置信息、所述投放盒在所述存放装置上的位置信息以及密码信息,所述密码信息用于收件人取件时收件人打开所述投放盒,提高快递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快递被误取的情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发出所述取件信息的时间获取所述投放盒的投放时长;接收收件人针对所述取件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收件人通过所述取件信息打开所述投放盒并取走快递。通过对快递滞留时间的控制以及收件人取件情况的了解,避免快递在投放区长时间滞留,提高投放区的有效使用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收收件人针对所述取件信息发出的反馈信息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收件人是否能够按时收件;若判断为否,则向所述取件信息添加延迟取件标记;查看所述投放盒内快递是否取走;若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所述投放盒的信息得到所述投放盒内快递的投放时长;判断所述投放时长是否大于预设时长;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将快递投放时长超出预设时长的信息上传所述物流服务器;检测所述取件信息是否有延迟取件标记;若检测结果为否,则向所述取件信息添加取件过时标记;所述物流服务器将尽快取件的信息发送给收件人。通过对投放区的快递滞留情况的了解,加快投放区快递的提取速率,保障投放区的正常运作,避免由于快递堆积造成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祎,未经王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7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