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7207.X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向军;张腾飞;徐涛;索轶平;雒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1/18;A61M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3003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膜式氧合器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包括:壳体,沿水平方向设有血液进口和血液出口,沿竖直方向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多个引流板,竖直设置且沿水平方向间隔的设置于壳体内,多个引流板之间形成连通血液进口和血液出口的流通路径;多组纤维束组,每组纤维束组设置于相邻两个引流板之间,纤维束组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中空纤维束,每根中空纤维束的两端分别与气体进口以及气体出口连通。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血液流通方向与气体流通方向垂直,且通过多个引流板形成流通路径来引导血液流通,延长了血液流动路径,可有效提高血气交换速率,而且能够保证气体进入中空纤维束内部而不直接与血液接触,避免血液有形成份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
背景技术
氧合器是体外循环(CPB)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的核心组件,其功能是替代人体肺功能进行血液和气体的交换功能,从而实现血液的氧合和二氧化碳的去除,使得血液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现有技术中,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具有血液在中空纤维外流动可减少血液的剪切力,减轻血液有形成份的损伤;减少血液层流,提高血气交换效能;氧合能力增强,减少了血液与异物接触的面积,降低了预充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
现有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主要由氧气交换单元和温度交换单元两部分组成,其能够较好的实现静脉血到动脉血的转变。但是现有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存在有血气交换速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以提高血气交换速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血液进口和血液出口,沿竖直方向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多个引流板,竖直设置且沿水平方向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引流板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血液进口和所述血液出口的流通路径;
多组纤维束组,每组所述纤维束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引流板之间,且所述纤维束组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中空纤维束,每根所述中空纤维束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体进口以及所述气体出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有两个气体腔室,其中一个所述气体腔室连通所述中空纤维束的一端和所述气体进口,另一个所述气体腔室连通所述中空纤维束的另一端和所述气体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沿竖直方向的两端设有封胶层,所述中空纤维束的两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封胶层并与所述气体进口和所述气体出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上端的所述封胶层之间形成位于上端的所述气体腔室,所述下盖与下端的所述封胶层之间形成位于下端的所述气体腔室。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板的两端分别密封于对应的所述封胶层。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一侧,且所述换热器包括相垂直的血液通道和换热通道,所述血液通道的出口与所述血液进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换热器包括多根换热管,多根所述换热管水平设置且所述换热管的管壁与血液流通的方向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腔室,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一个所述换热腔室。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设有至少两组,至少两组所述换热器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流通路径呈S型、一字型或回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7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蝴蝶面成型接料装置
 - 下一篇:光子卷积神经网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