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微米级液芯微胶囊灭火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6271.6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巍;张存位;刘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C08F12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地址: | 102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级液芯 微胶囊 灭火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级液芯微胶囊灭火介质。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80份、磷酸二氢铵30‑50份、正庚烷60‑10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8份、乳化剂5‑8份、水150‑200份。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灭火介质,采用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壁材,磷酸二氢铵作为芯材,灭火效率高,经环氧大豆油和硅烷偶联剂Si‑69双重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介质的灭火时间缩短,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乳化剂的组合使用,降低了微胶囊灭火介质的爆破温度,更有利于灭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介质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微米级液芯微胶囊灭火介质。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火灾是世界各国消防研究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火灾初期充分发挥建筑物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施快速有效的自救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现有系统中喷出的液滴粒径过大导致其空间分散性与弥散性差,应用于全淹没灭火时效果尤为不理想。
超细干粉灭火效能高且具有良好分散性,但普及程度不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尤为突出,并且悬浮的粉末对人畜有一定的窒息作用,不利于被困人员的逃生和消防员的进入搜救,也不符合环保、以人为本的灭火材料研发方向。
微胶囊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复合材料。以液体作为芯材、固体作为壁材的微胶囊利用该结构将液体封装,只改变芯材的外观形态而不改变性质,理论上实现了超细粉体附加液相优异的吸热能力,有望同时解决粉体和液体灭火介质的不足,使其成为了一种很有前途的灭火材料。
目前关于微胶囊灭火材料的制备主要利用高速剪切法,颗粒粒径集中于50-200μm,对于普通干粉灭火剂效能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过大的粒径严重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粒径的进一步细化是该灭火材料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工到亚微米级(100nm-1μm)的颗粒将表现出诸如量子化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一些特殊性,因此,亚微米技术在全球诸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使得亚微米颗粒比超细粉体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微米级液芯微胶囊灭火介质。
一种亚微米级液芯微胶囊灭火介质,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80份、磷酸二氢铵30-50份、正庚烷60-10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8份、乳化剂5-8份、水150-200份。
所述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份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60-80份、环氧大豆油10-20份、硅烷偶联剂Si-69(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10-20份,搅拌均匀,升温至80-100℃,加入1-5份催化剂、2-6份引发剂,反应5-8h,将产物采用甲醇沉淀,烘干,制成。
所述催化剂为三乙胺、N,N二甲基苄铵或三苯基膦。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所述乳化剂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氧乙烯甘油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亚微米级液芯微胶囊灭火介质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磷酸二氢铵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
(2)将改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于正庚烷中,搅拌均匀;
(3)将步骤(1)制备的溶液与步骤(2)制备的溶液混合,加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乳化剂,搅拌20-30min,制成。
所述搅拌在磁力搅拌器中进行,搅拌速度为500-800rpm。
步骤(1)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步骤(2)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6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