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767.1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明;杨刚;刘攀龙;任尧喜;高振亮;田昭军;耿学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5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2657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泵 自动 降温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包括水泵组件,包括水泵本体、与水泵本体顶面连接的水泵安装连接板,水流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水泵本体侧面的高压输送管道、与高压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的弯头和安装在高压输送管道表面的球阀,水流喷洒组件,包括与水泵安装连接板套接的环形圆管、与环形圆管顶面固定的第一吊挂片和在环形圆管侧面开设的出水孔,管道连接组件,包括与水泵本体侧壁连通的直排水管、设置在直排水管侧面的弯排水管,在潜水泵运行期间,在水位低于要求的情况下,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的运用,通过在泵体表面自动不停地喷洒水对泵体降温,既保护了潜水泵,又解放了劳动力,有效的解决了水泵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自动降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电泵机组由水泵、潜水电机(包括电缆)、输水管和控制开关四大部分组成,潜水泵为单吸多级立式离心泵;潜水电机为密闭充水湿式、立式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电机与水泵通过爪式或单键筒式联轴器直接,配备有不同规格的三芯电缆,起动设备为不同容量等级的空气开关和自耦减压气动器、输水管为不同直径的钢管制成,采用法兰联结,高扬程电泵采用闸阀控制,在一些工厂需要排水时需要使用潜水泵进行排水,在安设潜水泵进行不间断排水时,由于潜水泵不间断运转,易产生高温烧坏潜水泵线圈,通常潜水泵是在水面以下,通过泵体周围的外部水温来达到对泵体自身降温的目的,但是当水位降低,露出泵体时,泵体的温度会因为不能及时降温而升高,从而烧坏潜水泵线圈,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在潜水泵运行期间,在水位低于要求的情况下,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的运用,通过在泵体表面自动不停地喷洒水对泵体降温,既保护了潜水泵,又解放了劳动力,有效的解决了水泵温度过高的问题,确保了水泵的正常运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包括:
水泵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水泵本体、与所述水泵本体底面固定连接的水泵底座和与所述水泵本体顶面连接的水泵安装连接板;
水流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泵本体侧面的高压输送管道、与所述高压输送管道一端连接的上连接头、与所述高压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的弯头和安装在高压输送管道表面的球阀;
水流喷洒组件,包括与所述水泵安装连接板套接的环形圆管、与所述环形圆管顶面固定并顺时针设置的第一吊挂片、第二吊挂片以及第三吊挂片、将所述第一吊挂片固定的第一紧固螺栓和在所述环形圆管侧面开设的出水孔;
管道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水泵本体侧壁连通的直排水管、设置在所述直排水管侧面的弯排水管、与所述直排水管连通的第一圆盘架、与所述弯排水管连通的第二圆盘架和将所述第一圆盘架与所述第二圆盘架固定连接的第二紧固螺栓。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防堵塞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在所述环形圆管端口内部开设的内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杆、在所述外螺纹杆一端固定的橡胶垫片和在所述外螺纹杆另一端开设的方形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拉环组件,所述拉环组件包括与所述水泵本体固定的固定凸起板、与所述固定凸起板套接的拉环本体、在所述拉环本体侧壁开设的通孔、贯穿所述通孔的圆杆和与所述圆杆端面固定的挡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连接头与所述环形圆管顶面连通,且所述弯头与所述弯排水管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潜水泵自动降温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吊挂片、第二吊挂片和第三吊挂片呈三角分布并通过不同的紧固螺栓内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