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精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5737.0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东;周晴晴;毛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曼丽(苏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25/24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朱斌兵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抑郁 精油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玫瑰花;S2制备迷迭香;S3制备丁香;S4制备积雪草:自然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按体积比10:l加入夹带剂乙醇搅拌均匀,投入提取釜中,再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出积雪草;S5制备石菖蒲;S6将S1~S5中制备的玫瑰花、迷迭香、丁香、积雪草和石菖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采用分子蒸馏进行重组后制得本抗抑郁精油组合物,本发明的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精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组合物中所含成分分别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方法萃取,按比例混合后采用分子蒸馏进行重组,所得产物外观颜色深、香气浓郁,杂质含量少,容易定量,并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油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精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抗抑郁药物临床起效缓慢,如三环类药物(TCAs)、单胺转运体抑制剂(MTIs)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等,需要持续给药至少3~6周时间,既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又不能及时控制重症抑郁症患者致残和自杀危险,因此临床亟需快速起效抗抑郁药物。
杜金平等从植物挥发油(精油)表现的四个特性方面,即1、植物挥发油能够快速调节脑功能;2、植物挥发油具有显著抗抑郁效果;3、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与快速抗抑郁靶点存在相互作用;4、优势组合提高临床起效速度,并结合植物挥发油理化特性和给药途径,认为植物挥发油气味芳香能够直接刺激嗅神经,脂溶性高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挥发性强适合鼻腔脑靶向和吸入给药,能够快速调节脑功能,具有快速起效抗抑郁潜能。
植物精油有多种提取方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但是相比与水蒸气蒸馏等传统方法,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SFE)方法具有热稳定、无溶剂残留、效率高、能耗少等优点,所得产品纯度高、活性好,更安全,杂质少质量更容易控制。
植物精油可以以单方应用,也可以以复方应用,以复方应用居多。如在化妆品中往往要用一些基础油来增加原油的稳定性,而且一般认为精油复配其生理活性比单方好。
但是精油成分本身比较复杂,不同品种的精油混合复配,除了要考虑物理性质的兼容性外,化学成分过于复杂也会造成所得混合物质量不易控制,目前还没有通过分子蒸馏来对复方精油进行重组制备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精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组合物中所含成分分别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方法萃取,按比例混合后采用分子蒸馏进行重组,所得产物外观颜色深、香气浓郁,杂质含量少,容易定量,并有快速起效的抗抑郁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精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玫瑰花:自然风干,粉碎过筛备用,再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出玫瑰花;
S2 制备迷迭香:自然风干,粉碎过筛备用,再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出迷迭香;
S3 制备丁香:丁香花蕾自然风干,粉碎过筛备用,再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出丁香;
S4 制备积雪草:自然干燥,粉碎过筛备用,按体积比10:l加入夹带剂乙醇搅拌均匀,投入提取釜中,再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出积雪草;
S5 制备石菖蒲:自然干燥,再利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出石菖蒲;
S6 将S1~S5中制备的玫瑰花、迷迭香、丁香、积雪草和石菖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采用分子蒸馏进行重组后制得本抗抑郁精油组合物。
进一步的,在所述S1-S5中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取时的环境参数如下:
食用级CO2,纯度为不小于99.9%,萃取参数:CO2流量0.3~25L/h,萃取时间1-8h,温度30-80℃,萃取釜压力10-3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曼丽(苏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歌曼丽(苏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7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