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703.1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寅;孙茂银;吴健;吴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7/00 | 分类号: | C08L87/00;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3/36;C08K5/526;C08K5/20;C08K5/3475;C08G81/00;C08G69/48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万强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合金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材料制备、改性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将两种或多种聚酰胺材料溶于合适的卤代试剂溶液中,超声搅拌,并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聚酰胺端羧基得到活化,生成酰卤,酰卤与其他聚酰胺的—NH2反应,生成酰胺合金桥,链接基体材料合金组分;50~100℃回流1~2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80~150℃,蒸发掉反应剩余的卤代试剂;然后加入纳米形核剂并使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控制适宜的降温速率使合金材料析出球形或类球形粉体并干燥,制备得到完全相容的多功能、高性能聚酰胺合金材料。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改性剂不能与基体材料完全相容的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材料制备、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酰胺是指含有酰胺基团的高分聚合物总称,俗称尼龙。聚酰胺是一类多品种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脂肪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和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胺是一种优异的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家用器具、人工纤维等领域。单一种类的聚酰胺材料只能拥有其单一的机械性能、成型性能、抗腐蚀性能等,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空航天等各领域的高速发展,单一性能材料往往不能满足其应用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拥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材料。目前,在应用实际中,广泛使用的聚酰胺改性方法添加通过增容剂、偶联剂、粘结剂等方法,提高改性助剂与基体聚酰胺材料的相容性,从而改善基体材料的某些方面性能。这些方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改性效果,但是因其在改性处存在缺陷,改性剂不能与基体材料完全相容,改性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先有聚酰胺合金化改性技术存在的局限,提供一种完全相容、多功能、高性能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种或多种聚酰胺材料溶于卤代试剂溶液中,超声搅拌,并加入催化剂,使聚酰胺端部羧基得到活化,生成酰卤,酰卤与其他聚酰胺的—NH2反应,生成酰胺合金桥,链接基体材料合金组分;
(2)将上步所述50~100℃回流1~2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溶液加热至80~150℃,蒸发掉反应剩余的卤代试剂;
(3)在上步所述去除过量卤代试剂溶液中,加入纳米形核剂并使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控制适宜的降温速率使合金材料析出球形或类球形粉体并干燥,制备得到聚酰胺合金材料。
上述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酰胺材料包括PA12、PA11、PA13、PA6、PA66、PA610、PA1010、PA1012、PA1013、PA6T、PA12T的一种,且需要其存在端部羧基。
上述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卤代试剂包括三溴化磷、五溴化磷、氢溴酸、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二氯亚砜、草酰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甲基乙酰胺、N-苯基甲基乙酰胺、1-羟基苯并三唑、4-二甲氨基吡啶、4-吡咯烷基吡啶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纳米形核剂包括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硅酮粉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包括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铝酸酯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所公开的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卤代试剂活化羧基生成酰卤,利用酰卤与端氨基缩合反应,利用所形成的酰胺合金桥,链接两种或多种聚酰胺链段,从分子层面充分改性的效果,制备出完全相容的一体化、多功能的聚酰胺合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森远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