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复合材料缺陷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35493.6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任姣姣;顾健;李丽娟;张丹丹;王劲松;牟达;张霁旸;郭丽丽;林雪竹;祝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86 | 分类号: | G01N21/3586;G06F30/20;G06F17/14;G06F17/15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时间 规整 复合材料 缺陷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复合材料缺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获得仿真输入信号、各层样品的光学参数及样品的太赫兹时域光谱信号;所述获得的光学参数包括折射率和消光系数;
步骤二、建立初始传播仿真模型:利用电磁波传输矩阵,在频域上建立初始THz传播仿真模型;利用逆傅里叶变换将其转变为时域上的太赫兹传播仿真模型,通过对比缺陷和正常区域的仿真波形选取时域上缺陷特征区间[t1,t2];
步骤三、选取实际太赫兹检测集合IM中的某处,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对特征区间[t1,t2]内的某太赫兹信号或平均信号Wm,n(t)和该处的仿真模拟太赫兹信号E(t)进行时序规整处理,获得规整后的仿真波形和实测波形
步骤四、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在区间[t1,t2]内规整后的仿真波形和实测波形的相关系数,并以此作为成像的指标,该相关系数可用于识别复合材料的缺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复合材料缺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建立的初始THz传播仿真模型,复合材料整体传输矩阵计算公式为:
其中,Pi表示入射太赫兹信号的相位变化,计算公式为:ω为角频率;c为光速;为第i层的复折射率,ni和ki分别为第i层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di为样品各层厚度;
Di,i+1表示两种介质之间的每个界面上的太赫兹信号的行为,包含相应的菲涅耳系数,计算公式为:ri,i+1和ti,i+1分别为菲涅耳反射和透射系数;
传输矩阵M(ω)为一个2×2的矩阵,M11(ω),M12(ω),M21(ω),M22(ω)分别代表传输矩阵M(ω)各个行列位置的数值;
传递函数R(ω)表示为:
最后,利用以下公式获得仿真的太赫兹时域信号:
E(t)=F-1(R(ω)·F(Eref(t)))
其中,F(Eref(t))为入射THz脉冲的傅里叶变换,F-1为逆傅里叶变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复合材料缺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平均信号Wm,n(t)与仿真模拟太赫兹信号E(t)计算累加距离矩阵,其计算方法为:
其中,d为Wm,n(t)与E(t)某一时刻的距离,计算公式为:g(i,j)为当前坐标距离的累计距离值;
2)通过计算最小累计距离矩阵值逆推出Wm,n(t)与E(t)的规整后波形和实测波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复合材料缺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计算在区间[t1,t2]内规整后的仿真波形和实测波形的相关系数,该相关系数公式为:
其中,p为相关系数,为平均值,为的平均值,Cov(E(t),为两者的协方差,σE为仿真模拟太赫兹信号的标准差,为的标准差,t为规整后信号的缺陷特征区间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4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型的训练样本选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屏保的展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