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5456.5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8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梶原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B60C7/14;B60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刘余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具备:环状的外侧环、在所述外侧环的轮胎径向内侧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状的内侧环、将所述外侧环与所述内侧环连结并沿着轮胎周向各自独立地设置的多个辐条、以及在所述外侧环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并形成接地面的环状的胎面,所述多个辐条分别具备与所述外侧环的内周面进行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构成不足90度的角度,所述外侧环具备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多个纤维层和夹在所述多个纤维层之间的弹性体层,所述多个纤维层中的最外层及最内层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所述接合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纤维材料排列而成的第一纤维排列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non-pneumatic tire),其具备对来自车辆的载荷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和2中分别记载了设定为代替充气轮胎使用的非充气轮胎。都具备对来自车辆的载荷进行支撑的支撑结构体,该支撑结构体具有:环状的外侧环、在外侧环的轮胎径向内侧呈同心圆状设置的环状的内侧环、以及将外侧环与内侧环连结并沿着轮胎周向各自独立地设置的多个辐条。在外侧环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形成接地面的环状的胎面。
对于具备这种支撑结构体的非充气轮胎而言,存在胎面在负荷载荷时发生压曲而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一部分从路面分离的现象。当胎面发生压曲时,则有可能降低轮胎对路面的追随性,从而导致操纵稳定性恶化。因此,希望采用能够抑制胎面发生压曲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9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435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胎面发生压曲的非充气轮胎。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对于具备上述支撑结构体的非充气轮胎而言,会由于作用于轮胎辐条的压缩力而导致胎面发生压曲。具体而言,当压缩力作用于辐条时,则相应地会在外侧环上作用沿着外侧环与辐条的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的力,由此使外侧环变形而发生胎面的压曲。本发明基于该认识而完成,并能够通过下述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具备:环状的外侧环;环状的内侧环,其在所述外侧环的轮胎径向内侧呈同心圆状设置;多个辐条,其将所述外侧环与所述内侧环连结并沿着轮胎周向各自独立地设置;以及环状的胎面,其在所述外侧环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并形成接地面,所述多个辐条分别具备与所述外侧环的内周面进行接合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构成不足90度的角度,所述外侧环具备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多个纤维层和夹在所述多个纤维层之间的弹性体层,所述多个纤维层中的最外层及最内层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所述接合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纤维材料排列而成的第一纤维排列体。
在该非充气轮胎中,层叠体所具有的多个纤维层中的最外层及最内层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接合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纤维材料排列而成的第一纤维排列体。由此,能够提高接合部的长度方向的外侧环的强度,抑制胎面发生压曲。就多个纤维层而言,其中的最外层最接近胎面,最内层最接近辐条。因此,就其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包含第一纤维排列体的结构而言,对于抑制胎面发生压曲是有效的。
优选地,所述最外层及所述最内层的至少一方除了包含所述第一纤维排列体之外,还包含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纤维材料排列而成的第二纤维排列体。由此,能够提高外侧环的周向刚性而确保耐载荷性能,因此有利于抑制胎面的压曲。
优选地,所述第一纤维排列体设置于所述最外层及所述最内层双方,所述最外层及所述最内层双方除了包含所述第一纤维排列体之外,还包含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纤维材料排列而成的第二纤维排列体。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胎面发生压曲,并且提高外侧环的周向刚性,进而确保耐载荷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