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眼镜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5335.0 | 申请日: | 2020-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9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1/50;H01Q1/52;H01Q7/00;G02C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眼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MIMO天线组,其中眼镜主体包括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和连接第一镜框和第二镜框的鼻托支架,MIMO天线组包括第一环天线、第二环天线和去耦枝节,第一环天线沿第一镜框走线布置,第二环天线沿第二镜框走线布置,且去耦枝节设置于鼻托支架处并与两个环天线相连。得益于眼镜的对称结构,使第一环天线与第二环天线沿鼻托支架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再通过在鼻托支架处设置去耦枝节,并通过去耦枝节连通第一环天线和第二环天线,使得第一环天线和第二环天线之间能够实现有效去耦,解决了现有智能眼镜的MIMO天线中各天线存在互耦而导致智能眼镜的天线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被电子化的同时还被赋予了移动通信功能,例如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的移动通信设备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表和眼镜。
智能眼镜是指如同智能手机一样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通过安装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的可穿戴的眼镜设备统称,具有使用简便、体积小等优点。目前,智能眼镜可通过语音或动作操控完成通话、视频、导航、上传和下载等功能。为了实现智能眼镜的移动通信功能,则必须依靠天线来作为射频信号的辐射载体,因此天线的设计是智能眼镜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智能眼镜无线通信功能的优劣。
现有智能眼镜的结构设计中,电路板通常设置于智能眼镜的其中一侧镜腿中,天线布设在电路板周围。这种布设方式受智能眼镜自身尺寸的限制,天线自身的尺寸和净空区域较小,因此使得天线的工作带宽和辐射效率都不理想。
针对现有智能眼镜中天线结构设计导致的工作带宽和辐射效率都不理想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利用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进多出)天线来解决。然而,虽然MIMO天线能够利用多路径的特点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但由于智能眼镜的体积较小,导致各天线之间存在互耦,因此,如何减少天线间的互耦成为了提高智能眼镜天线性能的关键点。
现有针对MIMO天线进行去耦的方法主要包括寄生元去耦、匹配电路去耦和地板印刷缝去耦等,这些都是在天线结构之外增加的去耦结构。对于智能眼镜而言,这种去耦结构太大了,且由于智能眼镜结构的特殊性,部分去耦结构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眼镜,以至少解决现有智能眼镜的MIMO天线中各天线存在互耦而导致智能眼镜的天线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眼镜,所述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MIMO天线组;
所述眼镜主体包括第一镜框、第二镜框和鼻托支架,所述第一镜框和所述第二镜框通过所述鼻托支架对称连接固定;
所述MIMO天线组包括第一环天线、第二环天线和去耦枝节;所述第一环天线沿所述第一镜框走线布置于所述第一镜框内,所述第二环天线沿所述第二镜框走线布置于所述第二镜框内,所述去耦枝节设置于所述鼻托支架内并与所述第一环天线和所述第二环天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环天线和所述第二环天线沿所述鼻托支架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
可选的,在所述的智能眼镜中,所述眼镜主体还包括第一镜腿和第二镜腿,所述第一镜腿与所述第一镜框远离所述鼻托支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镜腿与所述第二镜框远离所述鼻托支架的一侧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环天线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馈电点和第一地点,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一地点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镜腿靠近所述第一镜框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天线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馈电点和第二地点,所述第二馈电点和所述第二地点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镜腿靠近所述第二镜框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睿翔讯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终端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水热散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