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体及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5305.X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达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9/00;E05B15/00;E05B15/10;E05B15/04;E05B3/00;E05B17/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知帮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82 | 代理人: | 谭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门锁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及智能门锁。锁体包括壳体、锁舌、推动片、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壳体开设有通孔,锁舌可在推动片的作用下选择性的伸出或者缩回通孔,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推动片,复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和复位件,复位件安装于定位件,复位件抵持于推动片,当驱动电机朝向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以使得推动片朝向第一滑动方向运动,锁舌在推动片的作用下缩回通孔;当驱动电机朝向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带动传动组件转动,推动片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滑动方向运动,锁舌在推动片的作用下伸出通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解锁,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体及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门锁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对门锁的使用体验也越来越高,现有多数的门锁多数需要采用手动的方式进行开锁,由于现有门锁结构的限止,驱动装置和锁舌之间的传动关系复杂,不利于简化产品的结构,也不利于门锁实现全自动化。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锁体,所述锁体包括壳体、锁舌、推动片、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锁舌可在所述推动片的作用下选择性的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通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推动片,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和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定位件,所述复位件抵持于所述推动片,当所述驱动电机朝向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使得所述推动片朝向第一滑动方向运动,所述锁舌在所述推动片的作用下缩回所述通孔;当所述驱动电机朝向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所述推动片在所述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滑动方向运动,所述锁舌在所述推动片的作用下伸出所述通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当驱动电机朝向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控制传动组件运动,以驱动推动片朝向第一滑动方向转动,由于推动片与锁舌之间具有联动关系,从而带动锁舌朝向壳体的通孔内运动,实现了锁体的电动解锁;当驱动电机朝向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控制传动组件运动,以驱动推动片朝向第二滑动方向转动,推动片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朝向第二滑动方向运动,此时,带动锁舌朝向壳体的通孔外运动,实现了锁体的电动上锁,通过驱动电机的电动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且结构实现较为简单。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包括门把手、处理器和如上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锁体,所述门把手具有握持部,所述处理器收容于所述门把手内,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机构,当所述处理器接收到用户验证成功的信号后,所述处理器向所述驱动机构发送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朝向所述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的指令,以使得所述锁舌缩回所述通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门锁,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锁体,通过处理器接收用户的验证信号,当验证成功时,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以带动推动片运动,由于推动片与锁舌之间具有联动关系,从而使得锁舌缩回壳体的通孔内,实现电动解锁功能,自动化程度高,且通过处理器对用户进行验证,提升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和门把手安装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和门把手安装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锁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达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达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端代码检测质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五金加工用压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