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5301.1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车顺爱;曾逸飞;韩璐;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28;B01J20/30;B01J21/08;B01J21/16;B01J29/03;B01J29/04;B01J35/08;B01J35/10;B01J37/00;B01J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卢泓宇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硅 复合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因为本发明采用了介孔二氧化硅作为微孔沸石的粘结剂,所以不仅能够保持微孔沸石原有的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还能够改善微孔沸石的吸附性能。因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配制,加入硅源、微孔沸石进行搅拌,通过抽滤、洗涤、喷雾造粒或挤压造粒、煅烧,得到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所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产物产量高,原料来源广泛,还可以通过选择成型手段精准控制微球粒径分布,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孔沸石是一种具有均匀微孔结构、良好水热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的无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分离和工业催化等领域。但微孔沸石通常为极细的粉末,回收困难,易流失,不适宜直接装入大型化工设备。
因此,需要通过引入成型助剂,使微孔沸石具有适宜的形状、大小和强度等。例如B.K.Czarnetzki等人(Applied CatalysisA:General 2011,391,254-260)将ZSM-5与粘合剂磷酸铝水合物混合后,通过挤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大小在0.3~5μm的固定床MTO催化剂AlPO4/ZSM-5。徐龙伢等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856622A)将稀土-ZSM-5/ZSM-11、氧化铝、高岭土和水混合,并控制混合物中固体与水的重量比为0.2~0.5,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稀土-ZSM-5/ZSM-11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25~45%的吡啶碱共结晶沸石催化剂。
但是,挤压成型和喷雾干燥成型的过程中都需要添加黏结剂和胶溶剂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加入一方面减少了活性组分的含量,降低了微孔沸石的催化性能;另一方面堵塞或覆盖了微孔沸石表面的孔道,降低微孔沸石孔道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微孔沸石;以及介孔二氧化硅,用于包覆黏结微孔沸石。
在本发明提供的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介孔二氧化硅为通过模板剂合成的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本发明提供的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介孔二氧化硅为蠕虫状介孔二氧化硅MSU或介孔二氧化硅HMS。
在本发明提供的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微孔沸石的拓扑结构为FAU、MFI、FER、BEA、MOR、MEL、Linda-A、CHA、AEL、AFL、ATO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提供的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微孔沸石与介孔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1-5):1。
本发明提供了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意一项的沸石/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材料,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制混合液A,混合液A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水;
步骤2,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液A中加入硅源,得混合液B;
步骤3,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液B加入微孔沸石,继续搅拌老化,得混合液C;
步骤4,将混合液C抽滤,取固体、洗涤,得粗品;
步骤5,将粗品喷雾造粒得球形颗粒;
步骤6,将球形颗粒煅烧,得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5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