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4775.4 | 申请日: | 2020-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樊卫治;宋冰炀;陈奎;樊豪杰;陈灵敏;石俊姣;樊飞杰;连鸿博;樊有昌;陈飞;樊聚昌;杨芳;张美芳;许国峰;杨静;张铮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1 | 代理人: | 李保平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 建筑工程 支撑 装置 | ||
1.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用于竖直设立的立柱组和用于横向设置的横杆组,所述的立柱组和横杆组通过横立搭接件可活动连接,上下相邻的横杆组之间可活动且可拆卸设置安全网,在同一水平面的横杆组上搭设脚踏网板,所述的脚踏网板通过挂钩固定在横杆组上,所述安全网包括若干单网绳,每一个单网绳均由上部的横杆组悬落并可拆卸固定在下部的横杆组上;
所述的每一个单网绳均由上部的横杆组悬落,具体是:单网绳包括绳体,横杆组内设置螺杆,螺杆的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螺杆的另外一端连接横杆组内固定的步进电机组,螺杆的中部固定绳体的上端并被配置可卷绕绳体的上端,所述的每一个单网绳均可拆卸固定在下部的横杆组上,具体是:单网绳包括绳体,绳体下端连接锥形铁块,每一个锥形铁块竖直方向下方且位于横杆组上均设置有固定卡以及与固定卡相邻的活动卡,所述的活动卡通过弹簧固定在横杆组上,所述的锥形铁块、活动卡下部设置固定磁铁条;
所述的固定卡、活动卡还配置拆卸板,拆卸板包括拆卸主杆以及设置在拆卸主杆一端的握柄,拆卸主杆上均匀设置若干受力齿,受力齿的间隔距离与固定卡、活动卡的间隔距离相同,并且拆卸板被配置:使用两个拆卸板可以集中扩宽时调整若干组固定卡与活动卡之间的间距,以使得锥形铁块能够由绳体无阻碍向上牵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组包括若干上下拼接的双螺立柱单体,除最上端外的每一个的双螺立柱单体上端均是实心质杆结构且外周设置螺纹,每一个双螺立柱单体下端均是空心质管结构且内壁设置螺纹,以使得下部双螺立柱单体的上端与上部双螺立柱单体的下端通过螺纹旋转连接并通过螺纹旋转调整高度,每一个双螺立柱单体的下端均设置若干用于卡合的双向卡;所述的立柱组底部固定基座组,所述的立柱组外周套设活动环,所述立柱组最上端的双螺立柱单体顶部开设第二调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组还配置有调整横杆和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底部设置固定齿,所述伸缩杆上部开设第一调整孔,并使能调整横杆的两端分别穿插到第一调整孔、第二调整孔以固定伸缩杆、立柱组的位置;所述的固定齿被配置:不同的固定齿具有不同的尖角倾斜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向卡包括卡基座以及通过转轴固定在卡基座上的卡臂,卡臂中部被配置绕转轴旋转,所述的卡基座上部且位于双螺立柱单体外壳上开设上卡合缺孔,所述的卡基座下部且位于另一个双螺立柱单体的外壳设置下卡合条孔,以使得卡臂中部绕转轴旋转时,卡臂两端可能卡合在上卡合缺孔内或下卡合条孔内,所述的卡臂两端为可磁化金属材质,所述的上卡合缺孔内或下卡合条孔内均设置永磁材质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横立搭接件包括固定垫,固定垫上连接有并列的弧形承托,固定垫上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内穿有第一固定铆钉,第一固定铆钉的末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垫,第二固定槽内穿有第二固定铆钉,第一固定铆钉的轴线与弧形承托的圆弧部分的圆心重合,第二固定铆钉的轴线和弧形承托的承托柄形成的平面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基座组内设置连接底部双螺立柱单体并用于驱动双螺立柱单体转动的电机总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组顶部设置定滑轮,定滑轮上绕线一端连接活动环另外一端放置于基座组下部,并被配置牵拉线的底端控制活动环上升或下降;所述活动环的内径LC大于双螺立柱单体环周的卡基座最远点构成圆的直径LA并且小于双螺立柱单体环周的卡臂所有实施状态的最远点构成圆的直径L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47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