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3719.9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3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民;吴昊;袁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唯实输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1/02;H01C1/01;H01C1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两端开口且贯通的保护壳、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的避雷器芯体和安装在所述保护壳两端的端部金具,每个所述端部金具与所述避雷器芯体接触;所述保护壳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板,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端部金具连接,每个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端部金具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板拼接组成所述保护壳,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为自然接触。本发明能够及时的将产生的能量释放,避免避雷器发生爆炸,且本发明的避雷器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有效的降低了废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避雷器作为重要的过电压保护装置,与所保护的电器设备并联,用于保护输变电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损害。现有氧化锌避雷器采用端部金具、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硅橡胶伞裙和氧化锌电阻片组装而成。由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为一体式管道,氧化锌电阻片被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包裹在内,当有水分或潮气进入避雷器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内部后,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避雷器时,电流热效应致使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里面的水分迅速汽化,内部体积急骤膨胀,能量无法及时的释放,产生的机械应力致使避雷器发生爆炸。
另外,现有的氧化锌避雷器生产中,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采用缠绕形式制成,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外表面注射硅橡胶伞裙,然后组装氧化锌片和两端的端部金具。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生产工艺复杂,制作效率低,固化时间久,成本高,导致避雷器交期不及时且成本高,其次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缠绕管注射过程中需要内衬芯,易出现废品,注射完成以后才开始装氧化锌电阻片和端部金具,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及时的将产生的能量释放,避免避雷器发生爆炸,且本发明的避雷器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有效的降低了废品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避雷器,包括两端开口且贯通的保护壳、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的避雷器芯体和安装在所述保护壳两端的端部金具,每个所述端部金具与所述避雷器芯体接触;所述保护壳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板,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端部金具连接,每个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端部金具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弧形板拼接组成所述保护壳,且相邻两个所述弧形板之间为自然接触。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开设有第一销孔,每个所述端部金具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对应的第二销孔,定位销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后将每个所述弧形板与端部金具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端部金具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抵在所述避雷器芯体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外壁螺旋缠绕有无纬带。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的外壁设置有硅橡胶伞裙。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器芯体为若干依次连接的氧化锌电阻片。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弧形板为拉挤成型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板。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包括四个弧形板,所述四个弧形板拼接组成所述保护壳。
一种避雷器的制造方法,利用至少两个弧形板自然接触后拼接组成的保护壳将避雷器芯体包裹,将每个弧形板的一端与一个端部金具连接,将每个弧形板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端部金具连接,并使端部金具与避雷器芯体接触;在保护壳的外壁上螺旋缠绕无纬带后,在保护壳的外壁上注射硅橡胶伞裙,得到避雷器。
进一步地,采用拉挤工艺制造弧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唯实输配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唯实输配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