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作及应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3687.2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8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拥;刘芳;刘元生;朱健;卜通达;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20;C05G3/80;C05G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园 生物 质炭棒 有机肥 制作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作及应用方法,包括将玉米秸秆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玉米秸秆热解得到秸秆炭;将秸秆炭粉末与木炭粉、生物质颗粒、硅藻土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生物质炭混合物;将鸡粪、腐殖酸、茶叶生产废渣颗粒进行混合,加入有益活性菌进行搅拌,发酵得到有机肥料;将生物质炭混合物、有机肥料、铵态氮肥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备。本发明采用生物质炭多孔结构、比表面积大,采用硅藻土、小分子生物炭、有益活性菌发酵,使固氮、固碳、有益菌群中微量元素等的土壤生态得以较优化,使对茶树获取合理比例的营养元素,促进茶树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作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茶园的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有机肥的施用不仅可以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叶水浸出物、氨基酸和香气成分的含量,还可以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茶园主要使用的有机肥有饼肥、堆肥及其他商品有机肥等。生物质炭是由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热裂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难溶性的固态物质,生物质炭常被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性质,促进养分吸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生物质炭对土壤的改良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状和结构,促进土壤生物化学与物理化学的交互作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生物质炭表面还可以吸附土壤有机分子,从而可提高土壤的养分吸持容量及持水容量。生物质炭施入土壤后不仅能够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养分淋失,还可以缓解由养分淋失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生物质炭基肥料的多孔隙结构能为微生物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机碳指数,帮助元素从根系顺畅输送到植物体内,实现茶树生长的增质、抗病、高收益的效果。以生物炭为基质研发的炭基肥已经在生态农业及有机农业中广泛应用。
茶园土壤压青、施用有机肥也能短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其分解期仅为几个月,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远低于生物黑炭,施用生物黑炭为吸附剂的茶叶专用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积累。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及贮存水分和养分的作用,使其成为土壤微生物的良好栖息环境,为土壤有益微生物提供保护,特别是菌根真菌,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及活性。生物质炭棒有机肥是以生物碳和有机物为主原料制成,具有基肥及追肥施用的效果。但是目前暂无将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用于茶园,实现有机茶种植的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茶园使用的有机肥主要有饼肥、堆肥及其他商品有机肥,暂无将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用于茶园,实现有机茶种植的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作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所述茶园生物质炭棒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生物质颗粒碳,并按比例称取生物质颗粒炭、硅藻土、有益活性菌、玉米秸秆、木炭粉、茶叶渣、鸡粪、铵态氮肥、腐殖酸、分散剂、成形助剂、水,备用;
所述生物质颗粒碳制备方法包括:
(1.1)对生物质原材料进行除杂与筛选,同时利用粉碎机将原材料进行粉碎;
(1.2)对粉碎后的原材料进行干燥处理;
(1.3)将干燥后的原材料利用炭化炉于500-600℃下进行炭化反应,并在氮气氛围下冷却至100℃时,取出,即得所述生物质颗粒碳;
步骤二,将玉米秸秆铡成3-5cm的小段,将其晾晒至干燥后加入秸秆改性液中浸泡30-60min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玉米秸秆放入热解装置,设定热解温度为500-520℃进行热解,得到秸秆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6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