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急救科用具有自动调节消毒液使用量的消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3176.0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强;陈中珍;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24 | 分类号: | A61L2/24;A61L2/18;A61L2/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用具 自动 调节 消毒液 使用 消毒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科用具有自动调节消毒液使用量的消毒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储液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药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当承载管在导向轮的内部受力向上滑动的时候,将储药腔内部的消毒剂输送至承载管的内部,然后在蜗轮持续转动的情况下,承载管在导向轮的内部向下滑动的时候,当承载管的底端与限位销卡合连接的时候,承载管底端的开关打开,将承载管内部的消毒剂掉落进第一壳体内部底端与混合液混合在一起,制备成消毒液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根据使用量来选择制备消毒液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救科用具有自动调节消毒液使用量的消毒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院内收治各种类型的病人,有些情况危急的病人需要送往急救科进行抢救,所以急救科内的病人流动量更大,所以急救科内部的消毒十分重要,一是为了再科室内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二是为了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所以需要频繁的进行消毒,通过消毒设备来进行消毒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消毒,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但是,现有的消毒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消毒液用量是不确定的,因此可能会导致消毒液使用不完造成浪费,或者消毒液量过少不够使用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急救科用具有自动调节消毒液使用量的消毒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急救科用具有自动调节消毒液使用量的消毒设备,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急救科用具有自动调节消毒液使用量的消毒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储液腔,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储液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储药腔,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二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研磨板,所述研磨板的上表面啮合有研磨球,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叶轮。
所述叶轮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蜗杆,所述储药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蜗轮,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且位于蜗轮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固定板的前表面且位于蜗轮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导向轮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承载管,所述蜗轮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销。
作为优化,所述蜗杆贯穿于第二壳体的内表面,所述蜗杆远离叶轮的一端与同步轮啮合。
作为优化,所述承载管的位置与蜗轮和调节杆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承载管与蜗轮和调节杆卡合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承载管底端的尺寸与限位销的尺寸相适配,所述承载管与限位销卡合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调节杆的前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调节杆的一端与支撑轮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单向阀的尺寸与承载管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单向阀与承载管卡合连接,所述单向阀与承载管和限位销处于同一竖直线。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轮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研磨球的上下两端分别啮合有支撑轮。
作为优化,所述储药腔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阀门,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打开。
作为优化,所述承载管的底端设置有开关,当承载管底部受力之后,承载管底端的开关打开。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立医院,未经苏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