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缺氧水体修复用风能增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3079.1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3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四海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F03D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氧 水体 修复 风能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氧水体修复用风能增氧设备,包括浮台,所述浮台的中心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转动安装有立轴,所述立轴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杆,每组支杆上均安装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上共同环形安装有多个弧形风叶。本发明通过弧形风叶将风能转换为立轴转动的机械能,立轴转动通过转盘和弧形压板或发电机组和滑套使得圆端气管带动活塞板上下往复运动将空气压缩至水中,增加水体含氧量,节能环保无污染,且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能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缺氧水体修复用风能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水体的健康程度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很大,水体质量较差的区域生活的居民普遍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对水体进行保护即是对自身进行保护,水体溶解氧是水体健康指标之一,水体溶解氧过低时,会导致大量鱼类、虾类等死亡污染水体,因此需要提高缺氧水体的溶解氧。
常用的水体增氧方式通常为增压泵增氧,增氧泵使用时需要消耗较大的电能,环保性较差,且增氧泵使用时会形成噪音等二次污染,且每次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增氧泵需要电力功能环保性差,且会产生二次污染,且需要人工操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缺氧水体修复用风能增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缺氧水体修复用风能增氧设备,包括浮台,所述浮台的中心安装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转动安装有立轴,所述立轴的上端对称安装有两组支杆,每组支杆上均安装有固定环,两个所述固定环上共同环形安装有多个弧形风叶,所述立轴上位于支杆的下方转动安装有转套,所述转套上固定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环形等距安装有多个弧形压板;
所述浮台上环形等距插设有多个活塞管,每个所述活塞管内均滑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管的下端安装有气罩,所述气罩的下端内壁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嵌设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内滑动插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上端延伸至气罩内并安装有胶塞,所述胶塞的下底壁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共同安装有压力弹簧,所述滑杆的下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并安装有胶板,所述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与多个气孔对应的多个插针;
所述浮台的上表面安装有与多个活塞管对应的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插设有圆端气管,所述圆端气管的下端插设在活塞板上并延伸至活塞板的下方,所述圆端气管位于活塞板的上方安装有单向气阀,所述圆端气管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滑套的下端与活塞板的上表面共同安装有拉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圆端气管的上端紧抵弧形压板的下端面。
优选地,所述胶塞的直径大于活塞管的内径,且胶塞的上端紧抵活塞管的下端管口。
优选地,所述浮台的中心安装有发电机组,且立轴转动安装在发电机组上,所述滑套为绝缘材料,每个所述滑套的内壁均对称嵌设有两个弧形导电片,所述圆端气管为金属材料,所述发电机组并联多个滑套上的两个弧形导电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圆端气管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活塞管内,通过活塞板将活塞管内的空气压缩挤入气罩内,然后将加压空气通过固定板的排气孔排出气罩产生大量气泡,增加空气与水混合的压力,即能够使得溶解氧的含量上升,增加水体的含氧量。
2、通过弧形风叶将任意方向的气流动能转换为立轴转动的机械能,立轴转动使得转盘和弧形压板转动,转动弧形压板循环挤压多个圆端气管,使得圆端气管能够在弧形压板和拉力弹簧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则能够使得活塞板在活塞管内往复运动,通过单向气阀和排气孔实现吸气与排气,则使得设备能够利用风能实现对水体进行循环加压增氧的功能,节能环保无污染,且无需人力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四海,未经刘四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0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