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灯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的光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33076.8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S41/32;F21S43/40;F21W107/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透镜 反射 集成 光学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的光学系统,包括散热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和电路板,所述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为一体成型的零件,包括靠近LED端的反射碗功能区域的B区域、解决反射碗常见亮斑问题的漫反射功能的C区域、内透镜功能区域的D区域,D区域位于B区域前方,C区域位于B区域和D区域之间,C区域实现B区域和D区域的连接和过渡,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整个零件为透明件,采用局部镀铝和局部皮纹满足光学性能要求。通过仅使用一个零件实现需要多个零件组合安装才能实现的功能,Z向需要更小的空间,并且在C区增加皮纹,用于解决亮斑问题,壁厚更薄,成本更低,X向需要的空间也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灯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车灯造型越来越新颖,车灯功能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继而车灯内部的空间更加紧凑
车灯的光学系统针对长条且异形发光区域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如图5所示的方案一:电路板3通过定位销定位在散热器1组成散热器小组件,散热器小组件与反射碗4用螺钉固定组成反射碗小组件,反射碗小组件前部需安装内透镜5以保证光学均匀性,由于安装方式限制以及在车灯AFS(随动转向)调节系统中空间的限制,内透镜5不能直接与反射碗4安装,而是安装在壳体6上。此设计不仅在Z向上需要更大的空间,并且内透镜5无法与反射碗4直接安装,会有安装误差,影响光学性能,产生的亮斑无法很好的解决,另外产线安装时间也会增加。另一种形式如图6所示的方案二:电路板3通过定位销定位在散热器1组成散热器小组件,散热器小组件与厚壁光导7用螺钉固定。为满足光学均匀性,厚壁光导在X向上需要更大的空间, X向需要长差不多20mm,另外厚壁光导7的厚度比反射碗4壁厚厚很多,成本高,模具要求高。
鉴于上述问题,在保证实现光学性能和光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避免亮斑问题,以及更进一步地为了减小安装误差、最大化集成度和减少安装工时、提高空间灵活度、降低成本,本发明设计了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的光学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灯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的光学系统,通过仅使用一个零件实现需要多个零件组合安装才能实现的功能,Z向需要更小的空间,并且在C区增加皮纹,用于解决亮斑问题,壁厚更薄,成本更低,X向需要的空间也更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灯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的光学系统,包括散热器、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通过定位销定位在散热器上组成散热器小组件,再通过螺钉将散热器小组件与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固定,所述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为一体成型的零件,包括靠近LED端的反射碗功能区域的B区域、解决反射碗常见亮斑问题的漫反射功能的C区域、内透镜功能区域的D区域,所述内透镜功能区域的D区域位于所述反射碗功能区域的B区域的前方,所述漫反射功能区域的C区域位于所述反射碗功能区域的B区域和所述内透镜功能区域的D区域之间,所述C区域实现了反射碗功能区域的B区域和内透镜功能区域的D区域的连接和过渡,且所述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整个零件为透明件,采用局部镀铝和局部皮纹来满足光学性能要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射碗功能区域的B区域采用镀铝或局部镀铝、或者采用高反白的材料实现对光源的反射功能并满足法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漫反射功能的C区域添加皮纹、或在C区域的上表面或下表面镀一层白色散射材料实现漫反射功能,解决亮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透镜功能区域的D区域的正前方添加光学花纹,解决光学均匀性要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漫反射功能的C区域在整个内透镜与反射碗集成件之中的位置偏于下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反射碗功能区域B区域的壁厚方向的远离光源侧的B1区域进行镀铝处理,防止部分光线从靠近光源的反射碗功能区域B区域的漏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马瑞利汽车零部件(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3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