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2733.7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测试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提高LTE‑V2X通信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的适应各种场景下的LTE‑V2X通信测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基于长期演进的车联网无线通信LTE‑V2X终端,所述LTE‑V2X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测试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控制请求,执行与所述测试控制请求对应的测试操作;生成测试反馈消息,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用于表征所述LTE‑V2X终端对所述测试操作的执行结果;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测试控制终端发送所述测试反馈消息,以使所述测试控制终端根据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确定针对所述LTE‑V2X终端的测试结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LTE-V2X(Long Term Evolution-Vehicle to Everything,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是基于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协议的、全球统一标准的车用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网络通信方式和终端直连通信方式,可用于车载单元与其他设备通信,包括但不限于车辆与车辆通信、车辆与基础设施通信、车辆与行人通信、车辆与网络通信。
但是,由于LTE-V2X技术本身特点,LTE-V2X终端与终端间采用广播信息的方式进行消息传播,LTE-V2X终端在接收到LTE-V2X消息后,并不会向消息信源方反馈其接收到的具体消息内容以及消息处理结果状态等信息,因此相关技术在进行LTE-V2X通信测试时,通常是测试系统操作人员和被测LTE-V2X终端的操作人员通过线下沟通的方式比对测试结果。此种人工比对测试结果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从而影响LTE-V2X通信测试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提高LTE-V2X通信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的适应各种场景下的LTE-V2X通信测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应用于基于长期演进的车联网无线通信LTE-V2X终端,所述LTE-V2X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测试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控制请求,执行与所述测试控制请求对应的测试操作;
生成测试反馈消息,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用于表征所述LTE-V2X终端对所述测试操作的执行结果;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测试控制终端发送所述测试反馈消息,以使所述测试控制终端根据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确定针对所述LTE-V2X终端的测试结果。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测试方法,应用于基于长期演进的车联网无线通信LTE-V2X测试控制终端,所述测试控制终端包括第二通信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LTE-V2X终端发送测试控制请求,以触发所述LTE-V2X终端执行所述测试控制请求对应的测试操作;
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所述LTE-V2X终端发送的测试反馈消息,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用于表征所述LTE-V2X终端对所述测试操作的执行结果;
根据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确定针对所述LTE-V2X终端的测试结果。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基于长期演进的车联网无线通信LTE-V2X终端,所述LTE-V2X终端包括用于向测试控制终端发送消息的第一通信接口,所述装置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测试控制终端发送的测试控制请求,执行与所述测试控制请求对应的测试操作;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试反馈消息,所述测试反馈消息用于表征所述LTE-V2X终端对所述测试操作的执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