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32350.X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建;陈星星;曾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郭斌莉 |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成像 镜头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明显提高了小视场角的成像区域的占比,相比于同等视场的镜头,匹配同等尺寸的芯片,焦距更大,可以呈现更多远距离的信息,并且也具备高分辨率,大光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System,简称ADAS)是通过信息采集与处理,从而辅助驾驶者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甚至进行主动式干预的主动安全技术,可以为驾乘者的安全提供保驾护航。从技术角度看,ADAS构建了自动驾驶技术积累的桥梁,是车企切入无人驾驶的渐进式道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DAS已经成了汽车的标配,而摄像头在ADAS的的应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前视、后视、360度环视等摄像头,可获取车辆内外的全方位信息。其中,对于ADAS前视镜头来说,主要是识别汽车前方状况,尤其是车辆前方100~200米距离的信息,为了获取远距离的感知,通常要求镜头在小视角范围内成像要清晰,这一点跟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行车记录仪有所区别,智能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为了看得广,需要镜头视角越大越好(一般大于120度)。然而,这类镜头看不远,对远距离的目标识别性差,针对稍远距离的车辆就无法正确识别和报警。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由以下五片透镜组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阑、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为具有光焦度的弯月形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五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且第一透镜满足条件式:0.25<(D50-D40)/D10<0.45;其中,D10表示通过光阑中心的半视场角10°的光线在第一透镜物侧面的高度,D40表示通过光阑中心的半视场角40°的光线在第一透镜物侧面的高度,D50表示通过光阑中心的半视场角50°的光线在第一透镜物侧面的高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元件和上述的光学成像镜头,成像元件用于将光学成像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设备,第一透镜采用非球面透镜的面型设置,通过控制不同视场角在第一透镜的高度,进而提高了小视场成像范围在整个成像范围的占比;相比于同等视场的镜头,匹配同等尺寸的芯片时,焦距可以更大,小视场(中心视场)成像范围在整个成像范围的占比明显更大,进而远距离物体成像的效果更好,可以呈现更多远距离的信息,满足ADAS系统前视镜头的使用特性。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