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及适用其的非连续双面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32245.6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翁斌;谢彬;郭祚圭;刘小辉;丁越;崔进;王宜金;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C09J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232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电芯贴胶 系统 适用 连续 双面 胶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包括用于传送胶带的胶带输送线和用于传送工件的产品输送线,胶带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区段,第一输送区段的传输方向平行于产品输送线的传输方向;在胶带输送线上,沿胶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识别设备、压辊和收卷辊,定位识别设备和压辊位于第一输送区段;压辊与用于驱动压辊相对于产品输送线做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连接,以压辊的压合面做往复运动的区域作为贴胶区,升降机构与定位识别装置电连接;定位识别装置用于在胶带的胶粘层进入贴胶区时向升降机构发送信号,使升降机构驱动压辊将胶粘层贴合位于贴胶区的工件。利用上述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贴胶工序的准确性与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贴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及适用其的非连续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可多次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环保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笔记本等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对锂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电池也趋向于高能量密度、轻质化、抗跌落方向发展,特别是锂电池的抗跌落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用双面热熔胶带来固定锂电池内芯与外包装铝塑膜的内表面,达到抗跌落的效果。
传统的锂电池用双面胶带的双面胶层通常为连续的复合层状结构,该复合层状结构由两层具有粘性的胶粘层以及一层薄膜基材按照胶粘层-薄膜基材-胶粘层的顺序复合而成。然而,在上述双面胶层的复合层状结构中,薄膜基材的存在会导致裁切时产生毛刺的问题,毛刺的产生有刺穿隔膜的风险,从而对电池的电性能以及安全性能都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针对双面胶层中的薄膜基材对双面胶带的使用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已有厂家推出含有无薄膜基材的双面胶层的双面胶带,其双面胶层的厚度最低可做到2μm。相对于传统的锂电池用双面胶带,采用双面胶层中不含薄膜基材的双面胶固定锂电池内芯与外包装,可有效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抗跌落性能。但是,由于缺少薄膜基材的承托与联结,在采用上述不含薄膜基材的双面胶带贴胶过程中,将离型基材撕离双面胶层时,往往会出现撕裂双面胶层的情况,以至于需要二次撕膜甚至无法贴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及适用其的非连续双面胶带,以有效提高无基材双面胶带的贴胶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其特征于:包括用于传送胶带的胶带输送线和用于传送工件的产品输送线,胶带输送线包括第一输送区段,第一输送区段的传输方向平行于产品输送线的传输方向;在胶带输送线上,沿胶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定位识别设备、压辊和收卷辊,定位识别设备和压辊位于第一输送区段;压辊与用于驱动压辊相对于产品输送线做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连接,以压辊的压合面做往复运动的区域作为贴胶区,升降机构与定位识别装置电连接;定位识别装置用于在胶带的胶粘层进入贴胶区时向升降机构发送信号,使升降机构驱动压辊将胶粘层贴合位于贴胶区的工件。利用定位识别设备与压辊相配合,对贴胶的时机以及贴胶的压合力度实现精确的控制,以保证进入贴胶区的胶粘层受压均匀,使其能够平整地贴服于工件表面,避免胶粘层受力不均或者受到过于猛烈的撕拉而断裂的情况出现。压辊在贴胶过程中,胶带在压辊和收卷辊的导引下沿特定的方向传送,可以有效避免贴胶轨迹偏移的情况出现,使胶带的胶粘层准确地贴附于预设位置。利用上述锂电池电芯贴胶系统可以实现贴胶的全自动化,能够避免人工操作对贴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了胶粘层完整地与离型层撕离,有效地避免了需要二次贴胶的情况出现,不仅提高了贴胶工序的准确性与效率,还减少了废品率,避免浪费胶带耗材。
优选地,胶带输送线还包括与第一输送区段的末端相连的第二输送区段,第二输送区段的传输方向沿远离产品输送线的方向延伸;收卷辊位于第二输送区段,收卷辊用于导引胶带的离型层沿第二输送区段的传送方向传输。经过贴胶区后,离型层在收卷辊的导引作用下从平行于产品输送线的方向转往远离产品输送线的方向传送,有利于促进离型层与已经贴合在工件上的胶粘层撕离。
优选地,压辊为热压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澳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2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