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32157.6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华林;胡志力;柳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2;B21J1/06;C22F1/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零件 锻造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铝合金坯料在加热设备中加热至固溶温度,加热保温时间根据铝合金坯料的壁厚尺寸决定,按铝合金坯料的每壁厚1mm加热保温20min;S2、进行欠时效热处理;S3、对欠时效热处理后的铝合金坯料在100‑300℃下与锻造模具一起加热保温;并预热终锻模;S4、将步骤S3加热保温后的铝合金坯料进行100‑300℃等温模锻成形;S5、将骤S4的锻件冷却后切边,然后进行机加工处理、得到铝合金零件。该工艺能够降低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有色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车辆等机械制造类行业之中。在汽车制造业中,通常采用铝合金来实现汽车结构轻量化的目的,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锻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目前,铝合金的模锻成形工艺流程较长,常见的铝合金模锻成形工艺大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锻前热处理、锻造成形、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在可热处理铝合金生产过程中,均匀化热处理可消除偏析,锻前加热能够降低变形抗力提高塑性,而锻后热处理则是为了提高锻件强度,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生产方式,在前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了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因此,多次热处理使得铝合金的锻造工艺过程耗费较长的时间,提高了实际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当前铝合金锻压工艺中存在的生产周期较长,多次加热耗能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该工艺能够降低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铝合金坯料在加热设备中加热至固溶温度,加热保温时间根据铝合金坯料的壁厚尺寸决定,按铝合金坯料的每壁厚1mm加热保温20min;
S2、进行欠时效热处理;
S3、对欠时效热处理后的铝合金坯料(增加进行预锻成形步骤时,则可称为零件)在100-300℃下与锻造模具一起加热保温;并预热终锻模;
S4、将步骤S3加热保温后的铝合金坯料(零件)进行100-300℃等温模锻成形;
S5、将骤S4的锻件冷却后切边,然后进行机加工处理、得到铝合金零件(最终产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零件锻造工艺,还包括在步骤S1后进行预锻成形:将模具加热至锻造温度,将铝合金坯料冷却到预锻温度,对铝合金坯料进行预锻成形;锻造温度为200-500℃,预锻温度为200-450℃;然后再对预锻后的零件进行欠时效热处理。
所述铝合金为6000系铝合金,包括欠时效的T4态、峰时效的T6态。
所述步骤S1中,加热时间和保温时间控制在90min内。
所述步骤S2中,欠时效热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00-300℃,保温时间控制在2-8h;具体温度由对应GP区析出的放热峰位置决定,保证欠时效处理后,析出相只存在GP区和少量β″相。
所述步骤S3中,保温温度和终锻的温度由对应β″区析出的放热峰位置决定;控制温度,保证不会进一步析出β′相,保温时间控制在1-10min。
所述步骤S3中,预热终锻模温度为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2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式符号键盘
- 下一篇:一种肺肿瘤组织DNA中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