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快递驿站、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30176.5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楼星融;李玉青;贾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递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10 | 分类号: | G07C9/10;G07C9/25;G06Q1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青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快递 驿站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快递驿站、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封闭空间,所述驿站具有设定的驿站门,所述封闭空间内可以容纳一人;所述封闭空间内具有货架,所述货架用于存放包裹;所述封闭空间内具有摄像头,用于监控空间内情况;所述封闭空间内和/或货架上具有位置感应单元,用于确定包裹存放的位置;所述驿站门具有验证单元,用于验证快递员或取件人身份。本发明所述智能快递驿站可以24小时工作,无人自助完成整个末端配送流程,并且不限制快递件的重量体积,减少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快递驿站、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物流产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通过快递员配送的方式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目前的,智能快递驿站是针对快递派件最后一公里派件效率低,而产生的一种快递包裹暂存点。快递员使用智能快递驿站进行派件时,只需要将所有的快件一起给到驿站的运营人员,就可以完成派件操作。驿站的运营人员需要录入快递单号,将快递放入货架,并通知收件人。收件人在收到取件信息后,到驿站来取件,即完成了整个末端派件的过程。
在末端派件的场景中,除了驿站可以解决快件派件效率低的问题,还有快递柜可以完成这个操作。快递员拿快件进行投柜,由快递柜的运营商通知取件人到柜机取件,即完成了派送操作。
目前在智能快递驿站中,需要至少一个运营人员来运营驿站,需要人工成本的开销。并且一般驿站都是非24小时开门,对于那些工作时间较长的工种,几乎无法在工作日到人工驿站进行取件。
快递柜可以解决24小时投取件的问题,但是快递柜投入成本高,一次性投入较大。格口大小固定,导致同样的空间中,能放的快件实际大小要比快递柜占用的大小小很多。同时对于特大件无法放入快递柜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快递驿站,可以24小时工作,无人自助完成整个末端配送流程,并且不限制快递件的重量体积,减少人力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快递驿站,包括:封闭空间,所述驿站具有设定的驿站门,所述封闭空间内可以容纳一人;所述封闭空间内具有货架,所述货架用于存放包裹;所述封闭空间内具有摄像头,用于监控空间内情况;所述封闭空间内和/或货架上具有位置感应单元,用于确定包裹存放的位置;所述驿站门具有验证单元,用于验证快递员或取件人身份。
本发明所述智能快递驿站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24小时工作,无人自助完成整个末端配送流程,并且不限制快递件的重量体积,减少人力成本。
优选的,货架上具有重量传感器和位置感应传感器,用于确定包裹的重量和包裹存放的位置;空间中具有若干动态指示设备,用于指示包裹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动态指示包括语音提示,灯光提示,激光镭射提示;所述驿站门的验证单元,包括二维码扫描单元和/或摄像头和/或密码输入装置和/或指纹识别装置和/或瞳孔识别装置。
优选的,空间中具有若干的射频识别标签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放入货架上的射频识别快递单,获取取件人信息,并通过射频识别定位来确定包裹在货架上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驿站门包括一个入口门和一个出口门,或者,一个驿站门作为出口和入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快递投件方法,应用于快递员投件,包括以下步骤:智能快递驿站在入口处对快递员进行身份验证;如果验证成功且当前智能快递驿站空间中没有人,则入口门打开,供快递员携带包裹进入;快递员进入后,入口门关门;快递员将包裹放入智能快递驿站中的货架的空闲处,智能快递驿站获取到包裹的订单号和收件人信息,给收件人推送消息;智能快递驿站记录收件人信息、每个包裹的信息、包裹的空间位置信息;快递员在放完所有包裹后,出口门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递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递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30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