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事件序列的因果可视化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29972.7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巫英才;谢潇;何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4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应孔月 |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事件 序列 因果 可视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面向事件序列的因果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因果关系和符合因果关系的事件序列,使用现有的因果网络可视化生成关于事件节点的布局;
根据事件序列统计事件信息,并通过图标可视化展现事件信息,生成的事件图标被放置在因果网络可视化中对应的事件布局上,其中所述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别、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和事件发生的频次;
使用频繁模式挖掘算法挖掘出事件序列中频繁出现的事件发生模式,以时间线的形式可视化挖掘得到的事件发生模式;
对于每一个事件发生模式,根据因果网络中的事件因果关系生成一个因果事件流,展示事件在时间上的发展顺序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时间线的形式生成所有事件序列的可视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事件序列的因果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事件序列统计事件信息,具体包括:
统计事件的类别:对于存在元数据的事件数据,根据已有的类别对事件进行分类;对于不存在元数据的数据则每个事件单独成为一类;使用图标的颜色表示事件类别;
统计事件的频次:统计事件在所有事件序列中的发生频次,图标中使用外层圆环的弧度大小表示频次,弧度越大表示该事件发生的频次越高;
统计事件的时间分布:将每一个事件序列按照时间顺序4等分,统计事件在每一部分上的发生频次,并由此构成时间分析;序列长度超于4的不统计;时间分布通过图标内的饼图表示,饼图以顺时针的顺序表示1-4部分的事件发生频次,频次越高,饼图中相应的区块大小就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事件序列的因果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个事件发生模式,根据因果网络中的事件因果关系生成一个因果事件流,展示事件在时间上的发展顺序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具体包括:
统计事件序列中涉及到的因果关系:根据事件序列中的事件,过滤掉因果网络中不相关的因果关系并生成对应该事件序列的因果子网络;不相关的定义为该因果关系所在的路径(path)不存在有向边指向事件序列中的任一事件;
获取因果结构:将过滤得到的因果关系组合得到因果结构,分别是Chain结构、Fork结构和V结构;
获取事件序列中事件的拓扑排序:获取事件序列中事件的拓扑排序,任选一满足因果网络中作为父节点的事件排在作为子节点的事件之前的排序;
可视化布局:根据事件的发生顺序从左往右生成事件的横轴,再根据事件的拓扑排序从上往下生成事件的纵轴,坐标轴上的位置都标注对应的事件名称;生成代表事件的圆点,纵坐标和横坐标参照坐标轴上事件的位置;从左往右连接事件圆点;对于因果子网络中存在父节点的事件,在其圆点旁放置一实心矩形,称之为事件矩形,矩形的长度表示事件的父节点的数量;以流的形式将事件圆点和事件矩形相连,展示因果子网络中的因果关系;根据所述的因果结构以力引导的方式调整事件矩形在横轴上的位置,保证因果结构的可读性;在该可视化中,从左往右可以看到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从上往下可以看到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4.一种面向事件序列的因果可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可视化模块,用于输入因果关系和符合因果关系的事件序列,使用现有的因果网络可视化生成关于事件节点的布局;
因果图模块,用于根据事件序列统计事件信息,并通过图标可视化展现事件信息,生成的事件图标被放置在因果网络可视化中对应的事件布局上,其中所述事件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别、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和事件发生的频次;
序列模式模块,用于使用频繁模式挖掘算法挖掘出事件序列中频繁出现的事件发生模式,以时间线的形式可视化挖掘得到的事件发生模式;
因果流模块,用于对于每一个事件发生模式,根据因果网络中的事件因果关系生成一个因果事件流,展示事件在时间上的发展顺序以及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序列细节模块,用于以时间线的形式生成所有事件序列的可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9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