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施工用土墙支撑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9877.7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骏;陈浩;张万亿;姚元朝;侯丽霞;陈文光;胡琼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刘湘舟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施工 土墙 支撑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土墙支撑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端铰接相连,中部设有用于固定二者张开角度的限位器,底端外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板。本发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支撑板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两侧的支撑板分别抵在沟槽两侧的土墙上,沟槽侧壁土墙与支撑板相互反压形成稳定支撑体系,防止了沟槽土体塌方;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板和限位器相互配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可以根据沟槽宽度的不同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张开角度,又可根据沟槽侧壁土墙坡度的不同调整支撑板的锚固角度,可适应更多的施工场地,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坡体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土墙支撑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管道安装方法分为开槽施工和不开槽施工。开槽施工需要先开挖管沟,为防止沟槽土体塌方,开挖管沟需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地下管线、地下水等情况采取放坡和支护措施,放坡是以《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确定不同放坡比例,以增加土方开挖为代价来防止土体塌方,大大增加了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现有的支护措施以木板桩和钢板桩支护为主,其支撑构件较多,安装复杂,且尺寸相对固定,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市政施工用土墙支撑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施工用土墙支撑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顶端铰接相连,可以根据沟槽宽度的不同张开至合适角度,中部设有用于固定二者张开角度的限位器,底端外侧分别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可在平面内转动以适应不同的沟槽坡度,为了加强支撑板与沟槽侧壁的连接强度,所述支撑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向外弯折形成锚固板,所述限位器包括限位螺杆、限位块、定位套和螺母,所述限位螺杆水平设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靠近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位置处的杆体上分别滑动套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套设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母固定在限位螺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销钉,所述销钉穿过固定孔将支撑板锚固在沟槽侧壁土墙上。
优选地,为了便于锚固板插入沟槽侧壁土墙内,所述锚固板顶端设置为刃脚结构。
优选地,为了提高锚固板的抗拉拔能力,所述锚固板内侧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限位螺杆上于两个限位块的外侧均设有一个螺母,在其中一个限位块的内侧还设有一个螺母,所述螺母将限位块固定在限位螺杆上。
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螺母之间设有垫片。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一种市政施工用土墙支撑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调宽,旋松螺母至限位块能沿限位螺杆自由滑动,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张开角度至与管道沟槽宽度相适配;
步骤二:调坡,转动支撑板至板体倾斜度与管道沟槽侧壁坡度相适配后锁定支撑板;
步骤三:锚固,将锚固板插入管道沟槽侧壁土墙内,并在固定孔内钉入销钉;
步骤四:固定,旋紧螺母,将限位块锁定在限位螺杆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支撑板和限位器形成一稳定支撑体系,并与管道沟槽侧壁土墙相互反压,从而与土体水平方向下滑力形成对抗,使土体受力平衡,以达到防止土体塌方的目的,减少土体的开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支撑板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两侧的支撑板分别抵在沟槽两侧的土墙上,沟槽侧壁土墙与支撑板相互反压形成稳定支撑体系,防止了沟槽土体塌方,达到减小放坡比例进而达到减少土方开挖量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