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油砂隔夹层定量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829818.X | 申请日: | 202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3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秦瑞宝;田冀;余杰;魏丹;王晖;李利;李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V3/18 | 分类号: | G01V3/18;G01V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成像 测井 油砂 夹层 定量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电成像测井的油砂隔夹层定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电成像测井资料预处理;
步骤2:基于电成像测井192条曲线,分别计算其纵向和横向差值方差2个参数,用于区分泥砾岩和砂泥互层两种岩性,泥砾岩的纵向和横向差值方差大于砂泥互层;
步骤3:对7种岩性进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利用交会图技术,选出自然伽马、岩性密度、光电截面指数、纵向差值方差和横向差值方差为岩性敏感参数;
步骤4:以岩心岩性为基础,分别读取7种岩性所对应的自然伽马、岩性密度、光电截面指数、纵向差值方差和横向差值方差值,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建立岩性识别模型;
步骤5:以自然伽马、岩性密度、光电截面指数、纵向差值方法和横向差值方差值为输入曲线,调用岩性识别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岩性,通过泥质含量划分泥砾岩类型,以泥质含量大于30%的泥砾岩为隔夹层,实现基于电成像测井的油砂隔夹层定量识别;
7种岩性为:砂岩、泥质砂岩、砂泥互层、砂质泥岩、泥岩、泥砾岩和石灰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横向差值方差由以下公式计算:
D_H(r)=log10(Dh[r]) (3)
其中,n为电成像仪器极板个数;m每个极板的电扣数量;i为列数;r为行数;Ah为横向差值的均值;Dh为横向差值方差;D_H为Dh的对数值;V为电扣的数值;Abs表示取绝对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纵向差值方差由以下公式计算:
D_V(r)=log10(Dv[r]) (6)
其中,n为电成像仪器极板个数;m每个极板的电扣数量;i为列数;r为行数;Av为纵向差值的均值;Dv为纵向差值方差;D_V为Dv的对数值;V为电扣的数值;Abs表示取绝对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测井曲线两两分别作交会图,寻找对岩性敏感的测井参数,选出自然伽马、岩性密度、光电截面指数、纵向差值方差和横向差值方差对岩性为岩性敏感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以7种岩性和自然伽马、岩性密度、光电截面指数作为输入,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建立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模型;以泥砾岩、砂泥互层两种岩性和纵向差值方差、横向差值方差作为输入,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建立电成像测井岩性识别模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以自然伽马、岩性密度、光电截面指数为输入曲线,调用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识别除泥砾岩和砂泥互层以外的5种岩性;以基于电成像数据构建的纵向差值方差和横向差值方差为输入曲线,调用电成像测井岩性识别模型;
5种岩性为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石灰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8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