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治疗的操作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9777.4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宋保强;余州;张娟;裴蛟淼;曹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体 面部 软组织 创伤 治疗 操作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治疗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发明涉及软组织创伤治疗技术领域。该用于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治疗的操作台,通过网布套对病人的后脑勺位置进行包裹,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疼痛潜意识向后运动,影响治疗的效果,通过网布套对后脑勺位置进行包裹,有效的避免了病人的闪躲,不需要高强度的夹紧力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夹紧,避免由于夹紧力过大,造成头部的疼痛,也避免了夹紧力过小,无法对病人头部进行限位,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流畅性,便于医疗人员更好的进行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组织创伤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治疗的操作台。
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的主要分类:扭伤类,挫伤类,碾压伤类;有急性筋伤,慢性筋伤类;有开放性损伤类,闭合性损伤类等。创口的大小、形状、出血情况、受伤程度及范围,皮肤有无瘀斑、水疱,皮温有无改变,指(趾)端循环情况,肌肉有无缺血性坏死,伤肢是否肿胀、皮肤紧张和发硬、能否活动,有无感觉障碍。
现实生活当中,在对病人进行人体面部的软组织创伤进行治疗时,需要相应的操作台,然而现有的操作台存在一定的缺点,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疼痛,潜意识向后运动,影响治疗的效果,而现有的操作台通常采用夹紧部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紧,然而夹紧力过大,容易造成患者头部的疼痛,夹紧力过小,不能有效的对头部进行固定,从而不利于治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治疗的操作台,解决了不能有效的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固定,以至于不利于医疗人员更好的进行治疗,降低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治疗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台;
所述操作台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底部贯穿所述顶板并延伸至所述顶板的底部,所述螺纹块延伸至所述顶板的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丝杆的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外部;
所述U型块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网布套,所述网布套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带,所述活动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相离的一侧;
所述U型架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U型槽,所述U型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U型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网布垫,所述网布垫位于所述弧形块的底部;
螺纹块贯穿顶板和活动框的位置开设有滑轨槽,便于螺纹块前后运动;
通过螺纹块前后的运动,可以带动U型块前后运动,而U型块前后的可以带动网布套前后运动,进而可以对病人的后脑勺位置进行包裹,避免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由于疼痛潜意识向后运动,影响治疗的效果,通过网布套对后脑勺位置进行包裹,有效的避免了病人的闪躲,不需要高强度的夹紧力对病人的头部进行夹紧,避免由于夹紧力过大,造成头部的疼痛,也避免了夹紧力过小,无法对病人头部进行限位,极大的提高了治疗的流畅性,便于医疗人员更好的进行人体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治疗。
进一步地,所述U型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并延伸至U型架的内部,所述螺纹杆延伸至所述U型架的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U型槽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U型架的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相对的一侧之间滑动连接有调节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AM平台的资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联邦学习的流量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