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林害虫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29664.4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旭;何振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亿维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创品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9 | 代理人: | 余丽霞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农林 害虫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林害虫监测装置,包括虫害监测装置本体,虫害监测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储电机构,储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一电机,虫害监测装置本体下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测摄像头,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传输机构,害虫被灯光吸引至电网罩电死后落入传送带上,监测摄像头定时对害虫进行拍照记录,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系统后台,利用传输机构的第二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使得从动轮与传送带转动,虫体被输送落入收集盒中,避免虫体堆积导致数量记录产生重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监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林害虫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网络监控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和连接的物体,从而获得物体的各种信息,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在农林培育过程中,农林害虫经常破坏植物,吸取植株的养分,导致农林植株无法健康成长,对农林的培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农林培育时需要对害虫进行监测,以实时了解害虫的情况,采取措施。
现有技术下,农林害虫监测装置一般是利用光线引诱虫子进入电网,从而电杀害虫进行拍照监控,传输至物联网系统,了解害虫情况,但虫体数量过多堆积在一起时,无法准确记录各个时段的虫体数量,造成数据不准确;监测装置一般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但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无法根据太阳的照射情况进行调节,光能利用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林害虫监测装置,通过设置传输机构、清理机构、储电机构和限位机构,解决了虫体数量过多堆积在一起时,无法准确记录各个时段的虫体数量,造成数据不准确,监测装置一般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但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无法根据太阳的照射情况进行调节,光能利用效率低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林害虫监测装置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林害虫监测装置,包括虫害监测装置本体,所述虫害监测装置本体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储电机构,所述储电机构包括固定座、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一电机,所述虫害监测装置本体下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测摄像头,所述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内部中部设置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传送带、主动轮、从动轮和第二电机,所述传送带下端均匀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清理板、连接杆和第三电机,所述固定壳下端可拆卸连接有收集盒,所述固定壳两侧侧壁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L型板、弹簧、连接块和限位块。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连接于顶板上端两侧,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两个固定座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中部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其中一个固定座远离太阳能电池板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另一个固定座中部。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灯管,所述灯管外部罩有电网罩,所述顶板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杆,两个所述侧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板上端两侧,所述支撑板中部连接有中板,所述中板两侧均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灯管与电网罩下端均与中板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套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所述主动轮中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固定壳一侧侧壁,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壳内壁,所述从动轮中部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监测摄像头设置于传送带上方远离第二电机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两侧,所述连接杆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连接于固定壳侧壁下部,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三电机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固定壳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亿维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亿维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29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